第106章 惊睨与焱妃相继有喜(1/2)
第106章 惊睨与焱妃相继有喜
挑衅
叛乱
在嬴子夜面前,唯有死亡才是结局!
六国已被他平定,区区秦国的世家怎会让他畏惧
这也是他选择在秦国一统之时推行改革的原因——乱世,需要用铁腕手段!
不服就杀!这是嬴子夜的铁血法则。
帝国初创,根基尚浅,各类架构如嫩枝初生,未固化其形,此刻正逢改革良机!
章台殿内,群臣汇聚。
赢子夜站于朝堂,向嬴政直言科举之议:“启禀父皇,近来儿臣察觉我大秦官僚体系中存在着诸多弊病。”
“多数官员由朝臣举荐,或世家世袭,关系网错综复杂,长久以往,必损帝国根基,皇权易受掣肘。”
“故儿臣以为,变革势在必行。”
赢子夜挺身而出,为科举制的提议铺垫。
此言一出,全场官员心神一震,暗自忐忑,既惊又惧。
文武百官不明赢子夜之意,是仅求选官方式革新,还是欲揭露朝堂勾结
前者尚可接受,后者则恐牵连无数。
谁又能保证自己在朝堂之上清白无瑕,不染尘埃呢
“吾儿言之有理!”嬴政神色严峻,显然已意识到问题的紧迫性。
然而,他并未流露过多忧虑,因深知儿子,既然提出问题,必已有对策应对。
“察父陛下,儿臣构想出一种科举制度,以解此困局。”
“科举以考选官员,分文武两途!”
“文举科目有明法、明算、明经、时务策论、俊士、进士等。”
“武举则考骑射、武艺、兵法等。”
“如此,帝国便能选拔出最杰出的人才,使大秦更加强盛!”
赢子夜一气呵成,阐述科举制的概貌。
在封建帝制时代,这无疑是选拔官员最为公正公平的方法。
朝堂之上,部分文武官员闻此,不由倒抽一口冷气,面色苍白。
毫无疑问,此制度对大秦帝国及天下苍生,意义深远,堪称读书人的福音,寒门子弟的希望!
然而.
对那些出身世家、贵族的官员而言,这却是一场噩梦,他们的根基将被连根拔除!
今后,贵族身份不再能庇护他们。
想要为官,唯有凭真才实学,通过科举一试!
这些贵族官员心有不甘,欲大声反驳!
然而.
他们畏惧!.
在这样的关键时刻,站出来反对,岂不是明摆着告诉嬴政,他图谋独占大秦的官位
这岂不是如同在粪坑里点燃灯笼,自寻死路
世家贵族的官员们对科举制度嗤之以鼻。
然而李斯、顿弱、姚贾这些出身贫寒的人却对此抱以热烈的欢迎。
他们深知寒门子弟想要崭露头角,需要跨越多高的障碍。
如今,有了科举制度,无论出身何处,只要有才,便能受到重用!
这简直是圣人的伟业!
就连平日与赢子夜针锋相对的淳于越,也史无前例地站在了赢子夜这边,支持他的科举提议。
他甚至觉得,这个制度仿佛是专门为儒家官员量身打造的。
如果他未曾多年支持扶苏,恐怕此刻已投身赢子夜的麾下。
“陛下,太子殿下的举措,堪比圣贤之举!“
“推行科举,天下英杰都将归于陛下的羽翼之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