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薨(2/2)
如果未能取胜,那么主战派就要成为平息大唐怒火的牺牲品,并且还可以名正言顺的归于唐朝麾下,暂时隐忍,吸取各种经验技术文化。
“臣以为,还是应当防备辽东,倭国得到了许多新罗百济的贵族,应当是期盼能够夺回此地,也只有在辽东,他们才有可能长久立足。”
皇帝不置可否只是下旨:“传令沿海继续造战船,兵部筹建新水师大军。”“诺。”
“火炮可有进展”
工部尚书宇文儒童应道:“大有进展,只是工匠不慎,伤残累计足有数十人了。”
皇帝面色没有变化:“按例抚恤,不得克扣,继续精研。”
“诺。”
就在皇帝与心腹商议之时,李卫快步入内奏禀:“陛下,萧世子前来报丧,梁郡王薨。”
李建成站起身,自己岳父终究还是去了,原本以为都熬过冬季了,怎么也能在延寿一哉。
房玄龄等重臣朝皇帝行礼:“陛下节哀珍重。”
“梁郡王不仅是皇亲国戚,更是与国有大功,朕何能不尽哀痛。”
皇帝叹了口气,这门亲事说起来还是炀帝为晋王时,在废掉了杨勇的太子之位后,在晋王府的酒宴上当众为他定下的。
转眼都二十多年过去了,现在想来真是令人唏嘘。
“召世子进来,皇后那边可通知了”
”娘娘那边尚未通知。”
“暂先不必通知了。”
“诺。”
很快,一身重孝的萧铉入内,下拜而泣,双手上捧有一书信,显然是萧琮的临终遗表。
李建成亲自上前,接过书信后搀扶自己的舅兄:“国丈离朕而去,但留有国舅辅朕,朕心稍有宽慰,盼舅兄节哀自珍,撑起门户。”
萧铉站在皇帝身前弓腰啜泣:“陛下…。”
房玄龄等人也上前宽慰,好一会儿萧铉才将父亲逝世的详情禀报。
当然,这样的国家重臣,勋贵至极的人物,朝廷肯定还是要派遣官员再次查一遍的,并不是儿孙张嘴一说就能草草了事。
李建成打开遗表,笔墨不太流利,显然是勉强撑起身体书写的,确实是萧琮的笔迹。
内容不是太长,都是萧琮对朝政的谏议,里面没有一个字提及家族,同样没有一个字提及皇后以及太子之位。
这让皇帝很是欣慰,同时对自己岳丈的思念惋惜更甚:“国丈忠君体国之心可贯乎金石。”
皇帝下旨道:“朕欲携皇后回返西京长安,诸司立刻筹备。”
虽然没有明说是奔丧,但显然就是这個意思,萧铉下拜连连叩首。
按理说卑不动尊,普天之下,除了太上皇和太上皇后,是没有人值得皇帝皇后特意奔丧的。”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