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1/2)
赵笙先生算是如今数得上号的几位京剧大家之一, 但季凝不太关注这方面的东西, 所以也不知道赵笙在这有个赵氏梨园。
季凝愣了下, 先伸出手:“赵先生您好,我是季凝。”
赵笙愣了下才反应过来,伸手跟人握了一下。
“你好,你长得有点像我一个故人,一时失态抱歉了。”
举止得体,分毫不显女气。
“没什么。”
赵笙看向原引楼, 笑道:“怎么想到来这儿?”
原引楼失笑:“她这次要拍一个和戏曲有关的电影,总要先带她来见识一下真正的戏曲是什么样的。”
边上的人笑道:“所以你这么不客气就来烦我们了?”
原引道揽过季凝的肩, 笑道:“啧, 孙老师给点面子, 有人在这呢。”
之前原引楼来学戏,虽然只是为了唱好《繁华》里边的几句戏腔, 但也的确是下了功夫在练的。
结果倒是和赵笙成了忘年交。
而他叫孙老师的这位, 原名孙吟清, 不是圈内人也不是梨园子弟,但和赵笙的关系不言而喻。
“真正的戏曲一说倒是担不起,不过唱一出倒是没什么, 毕竟这儿无人问津,难得有观众。”
“赵老这话说的,你但凡透点要登台的风声, 我就拿不到票了。”
赵笙没接话, 看向季凝, 神色温和,像是透过她在看谁一般:“你叫季凝是吧?”
“是。”
“小季想听什么?”
“啊?那老师刚刚唱的《霸王别姬》可以吗?”
“好。”
虽然台下不过只有原引楼和季凝两个人,但台上二人依然演得无可挑剔。
台下看着有些违和的大浓妆,上了台就成了上等的工笔画。
美得不可思议。
一个眼神似嗔还怒,眼波流转间就说尽了无尽的情谊。
和她一惯的好莱坞黄金时代的浓墨重彩的油画质感不同,京剧看着更像是中国古代的文人画,留白恰到好处,用色典雅大气。
就好像红色,用在油画里,基本就是热情奔放的,宛若灼烧的火焰。而用到工笔画里,更偏向于大气沉稳的“正房色”。
季凝天生的色感算是相当顶尖的,只是单单看着台上的人,就知道了这部电影应该用什么样的色调。
只是她尚且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唱完了这折戏。
赵笙和孙吟清一同相携去了后台,把头面妆发卸干净才走了出去。
洗尽铅华之后其实是两个再寻常不过气质儒雅的老人。
“阿原,要一起去坐坐么?”
“不了,我带她走走。”
“你也可以自己唱给她听么,”孙吟清打趣道,“反正头面在哪你都知道,等下用完记得收就行。”
说罢两个人倒是放心,直接走了。
原引楼叹息,回头却见着季凝两眼放光,眼巴巴地看着自己。
“我想听你唱一段。”
原引楼:“……我不。”
最终仍是败给了人。
算了。
“……春秋亭外风雨暴,何处悲声破寂寥……”
原引楼扮上扮相,不过一开嗓就多少露了怯。
其实他也算下了功夫,一点皮毛也足够糊弄人了,偏偏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人比人要死,货比货得扔,不是没有道理。
季凝坐在台下,抬头看着台上的人,走位手势身段比起先前的赵笙老师,自然是生硬无数倍,加上不曾画妆,精致英挺的五官也是颇为违和。
偏偏认真的样子,却明亮得像是光本身。
季凝想起那天去买小龙虾,明明出门时还稍嫌刺眼的日头,在他说出那句话之后,整个世界的颜色都仿佛鲜活了起来。
此时此刻台上扶着袖子唱戏的人,竟然比他在万众瞩目的舞台上时还要令人沉沦。
唱完了一段,原引楼从戏台上跳了下来,走向季凝的位置,繁复华美的戏服都分毫没有限制人的行动。
他撑着季凝的椅背,头低下来看着人,笑了下:“我唱得没有老师好,但是是你非要听的。”
潜台词就是,不能损只能夸。
“你唱得很好听。”季凝看着人,脸颊上突然陷下浅浅的酒窝,一瞬间眉眼都生动起来。
活色生香大抵如此。
“那您还满意你看到的吗?”语气里带了些笑意。
经典的霸总台词,突然鬼畜。
原引楼身上还穿着旦角的衣服,头上还带着旦角头面,可偏偏分毫没有半丝身为青衣旦的姿态和自觉。
居高临下,像个流氓似的。
季凝视线直直撞进人的眼睛里,耳根子突然有点发热,声线也有些发抖。
“还行。”
“那你有感觉了吗?”
两个人都知道这个感觉指的是有没有找到一点戏曲的感觉,可这么平常的问话偏偏被原引楼说得那般引人遐想。
季凝有些无言,她活了这么多年,第一次见着这么……
不要脸的人。
能这么泰然自若冠冕堂皇理直气壮地……
耍流氓。
“……是找到一点感觉了。”
“那我们继续吗?”
两个人的距离已经近到季凝甚至感觉得到人温热的呼吸速率。
偌大的戏院里头只有两个人,安静得听得见对方的心跳声。
她实在撑不住,伸手推开人:“好好说话。”
原引楼看着人,轻轻笑道:“官人可是对奴家有什么不满。”
特地捏着嗓子说话,像是京剧里头的念白,却分毫不觉得矫揉造作。
季凝没忍住,失笑道:“自然没有,来人,看赏。”
眼前的人顺杆子向上爬:“赏什么?”
“那你想要什么?”
“不如以身相许。”
话一出口,戏院仿佛更静了些。明明已经入了秋,却仍有些许蝉鸣。
明明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季凝却仍然有些许手足无措。
原引楼和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