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1/2)
如意宫中灯火通明。宫人们端盆, 捧净瓶鱼贯而入, 脚步轻浅, 手脚麻利,怕惊扰到在此歇憩的陛下。
燕帝倚在双龙戏珠纹枕团上,一手遮着半目。鹫儿见此就知道他嫌房中太亮, 于是轻轻地走过去,灭去几盏烛灯。
燕帝缓缓地把手放下, 暗中,一双眼精亮得逼人。谁说他昏庸?他心里清楚得很, 被太皇太后左右多年, 他有怒不敢言, 就怕落得个不孝之名。真奇怪, 身为君王还得活在世间伦道之中, 被束缚手脚, 无法作为。
燕帝心有不甘,想想,他至少会比太皇太后活得长。在这死老太婆活着的时候, 如意宫就是解开他手脚的利器。
燕帝欢喜,盯着不远处曼妙人儿出了神, 瞧她风姿绰约,纤腰款摆,不禁心猿意马。
“仙姑, 快到朕的边上来。”
燕帝朝鹫儿招招手, 轻唤起来有些粘腻, 隐约透着不祥。
鹫儿目光停顿,悄无声息在面前茶碗里作了手脚,接着神色自若转过身去。她恭敬,甚至是卑微地跪地侍奉,以此示自己无二心。
燕帝也信她,毕竟这么小的仙姑,能藏着多少心眼?再说她是三皇子送来的,对于这个儿子,他最清楚不过了。
“陛下,请用茶。”
鹫儿奉上茶碗,尽心尽责。
燕帝接过之后一饮而尽,那微动的喉结犹鹫儿心跳,怦怦怦,有些快。
他喝完了。
鹫儿连忙拿暖巾伺候。
燕帝惬意地长叹一声,道:“今日还真是有劳你了。太皇太后年纪大,老糊涂,有时也令朕头疼。”
鹫儿早已摸透他的心思。为给世人留下仁君之名,燕帝不敢动太皇太后,故他需要一个人当他的匕首。今日不过是小打小闹。
鹫儿顺着燕帝心意,笑着道:“陛下是一国之君,日理万机。天下百姓、江山社稷可缺不了陛下。陛下切莫将心神放到小地方去,切莫太过劳累,千万不能伤了龙体。”
燕帝闻言心里更是舒坦了,仰天朗声大笑,指点着鹫儿道:“你呀你,真是朕的开心果儿。”
鹫儿莞尔,一双桃花眼净澈,里边无半丝邪念,纯粹是为他高兴而高兴。
燕帝看着,我见犹怜,不由伸出手轻轻地摸了下她的桃腮。
“可惜可惜,这般妙人整日灰袍素妆,真是糟蹋了。”他喃喃,心疼起云瑶的姿色。忽然,他抽去她金莲冠上的玉笄,一头如墨青丝猝不及防地散落而下。
“陛下!”鹫儿青了脸色,有些意外,也有些恼。
燕帝终于露出本色,搂抱住她,低声命道:“今日你来侍奉朕。”
鹫儿心弦微颤,这绫罗之下赵洵留的印迹还没消下去,如何侍奉?
她还没准备好。
鹫儿躲开狼吻,甚是无礼地推开燕帝,而后跪地拜首,又搬出那套说辞:“修道之人需清心寡欲,行之不当有损修为。陛下固元多日,也不可前功尽弃。”
燕帝闻之不悦蹙眉,他不愿意再听到任何逆他心意的话。
“之前国师曾与朕说过采阴补阳之术,不但不损根基,还能有助修行。此术乃出自玄清子门下,你会不知道?你是不是一直瞒着朕?!”
刹那间,燕帝就变了脸,他的信任只建立在她听话顺服之上,稍有异动,她所做的一切全都崩塌。
鹫儿不怎么喜欢他,不过他是燕帝,万人之上。她把头低下几分,更为谦顺地回道:“陛下,此术贫道确实不会,真是怕弄巧成拙。”
“那就让朕来教你。”
说着,燕帝伸过手。
鹫儿不是贞女烈妇,但也不是谁都能成为她的入幕之宾。天子又如何?不愿意就是不愿意。
“陛下。”鹫儿后退,避开探来的指尖。“我乃修道之人,无法侍奉陛下。”
她低头,说得很明了。
落在半空的手微顿,指微屈,成了一只爪。
“你敢忤逆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