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名门之后(科举) > 家中来信

家中来信(2/2)

目录

这多半都是那些其他监生不愿意做的差事,但是对于他们,能够早一点的切身接受到实实在在的一些朝廷中的事务,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至于他们刚刚结束的一行可能会兴起的波澜,陆钧拂掉落在身上的几片叶子,慢慢站起身来,说实话,他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但是关外的所见所闻让他有一种预感,他们这次看到的并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杀戮,所隐藏在这些刀光剑影背后的,是更让人生畏的东西。

陆钧转身往屋里走去,他耳边响起了陆睿涵的话:“格物致知,格的是人心。”这句当时让他有些疑惑的话,如今他终于慢慢有了自己的体会……

回到国子监的陆钧、常晓成和李尚源一边在礼部“实习”,一边继续研磨文章,为明年的乡试准备。然而,十月底,有一天陆钧他们回到京城的家里的时候,忽然发现,安材来了。

安材见了陆钧,急切的迎了过来,他还没开口,常晓成就一连串的追问道:“茗儿最近怎么样,她还好吗?她想吃什么用什么,我在这里买了,给他捎回去,用不用我也回去看看她……”

他还要接着说下去,安材笑着道:“常少爷您放心,有两位太太天天照料着,好得很呢。”

常晓成听了,放下心来,又和陆钧对望一眼,道:“莫非家里还有什么事情?”

安材忙道:“两位少爷别担心,是老太爷叫我来,报个喜……”

他顿了一顿,道:“锦少爷的娘子生了个男孩儿,母子平安,老太爷高兴极了!”

陆钧喜道:“我前几日还在想着这事,想不到这么快就有了消息!”

常晓成也高兴的道:“不错、不错!想不到陆锦那小子还挺能耐,哈哈!”

陆钧他们请出几位女眷,将安材带来的洛陵的东西收拾起来,又和他谈起了家里的事。安材道:“这次我来,一是报喜,其次,也是四老爷让我来跟少爷说说家里生意的事。”

陆钧早已有所期待,道:“你说。”

安材整理了一下思路,一件件的对陆钧说了一遍,果然,最近县里已经有些风声,那名神秘的镇守太监听说兖州如今多了一种大受欢迎的衣料:茧绸,前些日子亲自去滋阳几个布店查看过那里的绸缎,有意将茧绸列为今年上贡的贡品之一。

听到这里,陆钧问道:“和临清那边商量好了么?”

安材忙道:“四老爷说,多亏少爷您为咱们想好了这条退路。临清陆家那边,好像那位陆……陆老打过了招呼,都已经安排妥当,货也验过,他们高兴得很。”

陆钧点点头,道:“嗯,这件事情一定不能事先宣扬出去。各地店铺的文书也不要改,省得那个太监再有什么别的心思。”

说到这里,安材又迫不及待的道:“您不知道,一开始说要把铺子和生意都卖给临清的时候,家里头都有点不情愿,尤其是三房,这两年在铺子上也花了不少心思。直到最近王知县派人来提醒咱们,家里头才意识到,少爷您的担忧不无道理,还是少爷您厉害啊!”

陆钧早就看清楚了,在大魏做生意并不是一条很好的出路,不说别的,就说上一次宫里头派出来的税使,就不知道逼死了多少运河两岸原本富足的商贾之家。他们洛陵陆家如今虽然多少和蒙兴也搭上了点关系,但是抵抗风险的能力还是太差,不足以在大魏这样的环境中积累财富而不会招来别人的注意。

陆钧刚想开口,安材继续汇报道:“对了,还有家里的果园,今年算是大大赚了一笔,您不知道,这还多亏了小姐,她有一阵子闷在洛陵不能出门,觉得无聊,两家就商量送她和太太到沂源乡下散散心,那时候咱们果园里的梨子正好熟了,小姐听说有人会做梨膏,就让他们把暂时没卖出去的梨子熬成膏,现在在整个兖州,不,山东道都出了名了。山东各州各府都知道‘西有阿胶,东有梨膏’——一个夏天,咱们陆家足足赚了这个数……”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