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名门之后(科举) > 大火之后

大火之后(2/2)

目录

至于陆怡,陆怀简直连想都不愿意去想,他本以为过了几日,陆怡就会放弃什么常晓成、李尚源,可是他低估了陆怡的倔劲儿,陆怡干脆用绝食来威胁他,她要嫁给李尚源,这件事陆怀一定得给她办成。

这一场火,好像不是烧在号房里,而是烧在陆怀的心头,他听了莫映寒的主意,打算先给李尚源吃点苦头,再给他一个大大的恩惠,让他感恩戴德,谁知道,这件事情又被邓朋兴办砸了!

不过,毕竟他昨晚就收到了消息,当他出现在斋房门口的时候,他已经和莫映寒商量好了新的主意。

莫映寒远远的站在生员的号房那里,看着这边的一片混乱。他在心里冷冷的嘲笑着这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蠢材。想不到,这么一点小事,还要他亲自动手。

不过,这个叫李尚源的,还真挺有本事,比他想象的厉害得多,看来,他没有选错人……

这次起火的事折腾了大半个月,方才渐渐平静下来。因为山长方程和不在蒙兴,所以陆怀和赵子筵等人商议,将邓朋兴暂时遣送下山,让他回家反省自己的过失,和李尚源同屋的学生都由书院出银子,赔偿了他们的损失,并将他们安置在环境更好的斋房中,让大夫为他们好好医治。

然而,在这件事情之后,山上的士子们对陆钧、常晓成、和李尚源这三个新来的少年多了些敬重,再没人随便与他们为难。王蕴对他们的态度也大为改观。第一次堂课的考核结果出来,整个童生副课二十余人,陆钧排在十五,虽然靠后,但是对于刚上山的陆钧而言,他觉得,这已经很不错了。

炎热的夏季到来,新的号房也盖好了。李尚源还是住在隔壁,少了邓朋兴一个人,新来的张尹被安排到了李尚源的房间,陆钧和常晓成都嘱咐李尚源要小心他,李尚源道:“放心吧,我会注意他的动静,好好看看,到底是谁把他送上山来的。”

六月、七月的官课和堂课,陆钧他们都一次不落的考了过来。几次之后,陆钧方才弄明白,书院里有一套很严格的排名次的系统,每次考试的成绩都会被记录,评分,然后整个童生两个班级一起排名,若是有人的成绩好,便会被调整到童生正课,若是成绩落后的,就会降到童生副课来。

不仅如此,平日里课上先生考问,若是表现不好,“凡默经误一字,读经忘一句者,记过一次。”每次记过都影响总体的分数。当然,蒙兴书院里,即便是童生,也是很少有人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的。

很快,他们的经长孙迟就因为三次成绩都排在前面,升到正课去了。陆钧他们的排名虽然也在继续往前,但还没有可以升班的资格。

三人之中,如今成绩最好的是李尚源。由于他熟读最难懂的《尚书》,上次官课的八股文中正好考到一篇《尚书》题,他的文章脱颖而出,得了第一。这让他的排名一下子提高了许多,若是不出意外的话,他应该很快就会升入童生正课了。

陆钧和常晓成的文章写得也还算不错,尤其是史论,陆钧发现比起八股文,他更喜欢这种可以自由发挥的文体,不过史论毕竟不是科举考试的重点,让他们对史实进行评述,也只是为了锻炼他们的文笔,加强他们对那些事情的理解罢了。就连协讲先生王蕴也一再告诉他们,不必在那上面下太多的功夫。

常晓成由于声音洪亮,又仪表堂堂,被王蕴推选做了书院中的“引赞”,这引赞一职也颇受人关注,一个书院里只有两名,是在山长、副讲平时教习礼仪和其他书院以外的宾客来讲学的时候,负责接待他们的学生。常晓成见识了书院里各式各样的能人之后,性格脾气也收敛了不少,比平时谦逊多了,虽然得了这引赞的职位,也不过是老老实实的履行他的职责,很少在别人面前吹嘘。

正因如此,虽然他排名不如李尚源,但由于这引赞之职在身,到秋季重新排名的时候,他也很有升入正课的希望。

陆钧倒不急着升班,不是因为他水平提高的不快,正相反——两个月的时间对于从前的他或许还太短,但是现在,他读书的速度大大加快,对书中经义奥秘的领悟力也增强了。不得不说,这和书院里先生对他们贯通五经的要求有着很大的关系。从前没有打通的思路,譬如《春秋》之中运用的《周易》占卜之术,君王和士大夫们宴饮时吟诵的《诗经》中的片段,各种礼仪和诰、表等等的记载,这些原先只不过是有个模糊的概念的东西,如今都已经成为他耳熟能详的内容。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