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寿宫变(下)(1/2)
姚期带着虎符顺利入宫,斩杀了元岩手里的副将,迅速控制了仁寿宫戍卫。
与此同时,杨英带着张衡和不到一百名士兵,找到了那处枯井。
一行人除了杨英,所有人都整装待发,一身战甲。只有他,仍旧穿着太子朝服,只是并没有束发,而是高高的扎了个马尾,显得英挺又俏丽。
出发前,张衡觉得怪异,为何太子不穿戎装,只在内里穿了软甲。
杨英冷冷的瞧了他一眼,只说了两个字,
“好脱。”
张衡不明所以,可是太子向来运筹帷幄,他并不好置喙,只得作罢。
那处枯井并不起眼,士兵扔下去了一只火把,火把滚落到地面,并没有熄灭,隐隐的,可以看出这井下是一片空地,空地中间,竟是还有个牢笼。
他想起当年听张衡说过,齐后主高纬临死前,就是被锁在云阳宫里的一处秘密地牢。而他所囚禁之处,便就是一座孤立的牢笼,只有头顶有一处枯井,才有点点月光洒下。
想必,这处便是当年杨素主持修建仁寿宫的时候所留下的。
原来,那时他便就留了一手,以备后患。
杨英冷冷一笑,便打算跳下去。张衡见状,阻止了他,道
“臣先来。”
杨英看了张衡一眼,点了点头,只见张衡纵身一跃,便就跳了下去。
他下去警惕四周,发现并没有异动,对上面招了招手,杨英才带着士兵们跳了下去。
这地方,一定多年未修,一股腐败的气息。
他环顾四周,只有一处通路,便就命人一起前行。他走到那牢笼边,不由得停下了脚步,他垂目瞧了瞧,看到了铁笼上的抓痕,还有地上已经变成褐灰色的好似血迹一样的东西。
看来,当年被囚禁在这里的人,怕是痛苦异常。
也是,听说母后和他有不共戴天之仇。虽然他不知道具体原因,但是以母后手腕,也可以想象他的下场决计不会好。
所以,对待仇敌,绝对不能仁慈。他狠,你便只能比他狠百倍千倍,否则便是一朝落败,任人鱼肉。
*****************************
这秘密监牢并不大,很快他们便到了尽头,张衡推开,竟然是母后生前的排云殿的寝席下。
杨英不知晓,自己阿娘知不知道这密道的存在。
他沉思片刻,却觉得如今不是想这件事的时候,于是不曾停留,带着人直奔大宝殿。
这一路上他们用麻布裹脚,小心潜行,遇到偶尔撞过来的宫人,便就直接杀掉。
他们一路颇为顺利,并没有看到巡夜的士兵。
算来若是姚期顺利,怕是已经得手了。
果然,当他们路过咸亨殿的时候,只见前面灯火通明,好似有一大群士兵手握火把朝他们而来。
杨英神色微冷,充满警惕,而张衡和身后的士兵,则是纷纷拔出了长剑,戒备着来人。
“什么人?”见那群士兵越来越近,张衡忍不住问。
“太子殿下,是臣。”只听到姚期的声音响起,众人面面相觑,杨英抬手让他们收了剑。
姚期走到杨英身边,带着身后的禁卫军下跪行礼道
“见过太子殿下。”
杨英负手而立,面色严肃冷峻,问道
“可是顺利?”
“回太子殿下,一切已经妥当。”姚期道,
“只是臣听闻,皇上似是已经有所察觉,命永安宫封宫,大宝殿封殿,任是何人都不可以进出。”
杨英神色一凌,杀气尽显,冷笑着点了点头。
他上前一步,缓缓的拔出了腰间的长剑。利剑出鞘,闪着寒光。在火红色的火把映衬下,好似已经染上了血色墨红。
今晚,注定了是一个不眠之夜,一个充满血腥和杀戮的夜晚。
又一次,血腥屠戮在这座宫殿上演。
杨英高举长剑,对着身后的众将士吼道
“众将士听令,攻入大宝殿,控制皇帝!”
杨英也懒得用清君侧的名号,既然自己的父亲不在意正统,或是逆贼,自己又何必那么矫揉造作?
我便是告诉天下人,我就是要提前登基,做这个伟大帝国的第二任君主。
“是!”
将士们年轻又充满血腥的面庞在红色的火光下,竟是映出了一丝的狠厉与残酷。他们纷纷利剑出鞘,蓄势待发。
张衡见状,大吼一声
“冲啊!!”
热血沸腾,众人随着张衡冲向了不远处的永安宫,不惜背负千古骂名,为了太子,要改天换日,改变历史。
*****************************
“皇上,太子带人杀进来了,”站在杨坚身后的何泉,听到了大殿之外的厮杀声。时不时有人撞到大殿门柱上,血水洒在窗纸上,晕染开来,染得一片片的殷红。
杨坚闭着眼睛,心沉到了谷底。
落败乃意料之中,却没想到,会这么快。
何泉上前查看了一番,回来禀明道
“仁寿宫的戍卫被太子夺取,如今只有大宝殿内的千名护卫,怕是挡不住太子的进攻。皇上,我们是否……离开?”
杨坚并未睁眼,而是轻轻的摇了摇头。
他自嘲的笑着,道
“当年……还记得……朕是政变上位……那时……还是阿罗亲自带着人……杀进了内宫……矫诏让朕当的左丞相……今日……没想到竟……也是政变被赶下台……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一切冥冥之中……皆有定数啊……”
杨坚叹了口气,混沌的眼睛里是认命般的释然,和一丝隐隐的落寞
“朕这辈子……从没逃过……胜也好……败也罢……朕既然做了,便就承受得住……”
“真是……独孤误朕……那句谶语……原来如此……”
……
“朕就在这里……等他。”
杨坚的声音低沉,回荡在空旷的大殿之上,映在门外的厮杀之中,显得格外的凄凉。
何泉眼里鲜有的有些动容,他明白杨坚的心思,最终没有多言。
“何泉,若是你想走……朕可安排你……安全离去……”杨坚道,
“当年……你兄长在邺城舍命救了阿罗……从那日起,朕就发誓一定要报答他的恩情……所以……”
“皇上,何泉不走。”杨坚还未说完,何泉便坚定道
“奴才从小便是在随国公府长大,除了跟随皇上,奴才无处可去。”
杨坚没有说话,可是他们主仆二人之间,早已不需多言。他本也就知道何泉不会走,如此问,只是为了死去的何洪珍。
咚!
突然,大门被撞开,一个浑身是血,奄奄一息的将士被踹了进来,在地上挣扎了两下,便就没有动静了。
张衡与姚期浑身是血,拎着长剑,带着士兵闯进了大宝殿。
何泉见状,从容的拿起了一旁剑架上的长剑,长剑出鞘,挡在了杨坚面前。
杨坚睁开了眼睛,神色冷冽,盯着大殿上的逆臣贼子,藏在宽袍大袖里的手攒成了拳头。
张衡和姚期看到老皇帝,即使以不复当年,但威严依旧。那双摄人的眸子,即使到了如今,依旧让他们胆寒。
他们二人不由得腿一软,下跪行礼道
“罪臣……拜见皇上……”
杨坚冷冷的看着他们,嘴角带着嘲讽的笑,道
“罪臣……你们还知道自己是罪臣?”
二人面面相觑,不敢多言。杨坚根本看不上他们,见他们不说话,问道
“逆子呢?”
二人见皇上如此问,一时不知如何作答。杨坚怒上心头,一拍御案,低声怒道
“逆子呢?!”
二人正不知所措,只见身后的士兵一一让开,一个同样浑身是血,鬓发些许散乱,却难掩英姿,深邃眉宇间全然是戾气的青年拎着仍旧滴血的长剑,信步走了进来。
血腥气……
这个青年,浑身只有血腥气……
嘴角向下,带着决绝的狠厉,看来他是杀人杀红了眼,如今俨然像地狱派来的勾魂使者,没有一丝的阳气。
这血腥气,让杨坚皱起了眉头,甚至见惯了生死的何泉,也不由得捂住了嘴。
杨英冷笑着,却依旧是单膝跪地,对杨坚行了个礼,道
“儿臣见过父皇。父皇寻我?”
杨坚有些讶异,上次见他浑身是血还是梁世彦谋反之时。他为了救自己,挡在自己身前,满身喷溅的都是梁世彦的血迹。
那个时候他惊恐又无助的眼神落在他眼里,觉得孩子依旧稚嫩。
可如今,这血染的衣袍,血染的长剑,对他而言,早已见惯,早已习惯,甚至……渐渐的爱上了这种杀人的快感……
“逆子,你是要谋逆不成?”杨坚腥红的凤眸对上杨英深不见底的琥珀色杏眸,却是一样的决绝而坚定。只是一个血气方刚,一个老成持重,以及难掩的淡淡哀伤。
“听闻父皇要重新立那个疯子当太子,”杨英站起来,握紧了手里的长剑,道
“儿臣不能让天下落入那个疯子之手。父皇老了,有的时候老糊涂了。儿臣觉得,该是时候代替父皇,接管这个国家了。”
“是你……是你……逼疯了自己的兄长……”杨坚指着他,浑身颤抖,显然义愤填膺,他衰老的身子,已经撑不住这份怒火了。
“父皇,今日您若是下禅位诏书,儿臣保证您能安安稳稳的寿终正寝。”杨英不与杨坚纠缠,直接了当的说。
“那若是朕不答应呢?”杨坚怎会就此善罢甘休,冷冷的怒道。
“不答应?”杨英冷哼一声,对身后的姚期和张衡使了个眼色,二人见状立刻拎着长剑上前,杨英道
“不,今日父皇一定会答应的。”
何泉见状,深吸了口气,侧过头看了一眼身后的杨坚,拎着剑迎了上去。
张衡虽然已经四十多岁,身子不如年轻人,但姚期则是武功高强,更何况何泉已经是年过六十的人,真要跟他们两个打,也是力不从心。
然而,何泉怕是拼了命,纵使是打不过,可是仍是与二人过了几十招。
二人先前还是保留了些许,只是觉得何泉乃前辈,见此情形也不会真心抵抗。可是过了招才知,何泉是存了必死的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