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谋(1/2)
梅子在前面带路,我和郑译跟在她身后。郑译时不时偷偷看我,看得出他心中有疑惑,因为梅子带的路,分明不是出宫的路。我没有回答他,只是笑着看着他,示意他继续跟着我走。
醴泉宫离崇义宫不远,一盏茶的功夫也就到了。时光荏苒,离我上次在这里软禁,已经过了六年,这里也被封宫了六年。醴泉宫本就在皇宫东北角,僻静之地,一旦封宫,就鲜少有人踏足。我站在宫门口,看着惨白的封条,地上已经长满了杂草,一切的萧索衰败,总是会勾起心中最惨痛的回忆。郑译站在一边,默不作声,或许他不知道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但是这里是明敬皇后生前的寝宫,他应该知道我的心境。
梅子见我愣在原地,虽是有些犹豫,但还是走过来唤道
“夫人……”
我知道自己不能再沉浸在回忆哀伤之中,于是回了神,转身对郑译说
“郑大人可愿虽妾身移步前方的竹林?”
郑译抬头看了看我指的方向,是醴泉宫后方一片竹林,先前我便是在这里发现了宇文邕不为人知的一面。郑译看向我,我笑道
“郑大人可是不愿?”
“咳……”他一听,尴尬的咳了一声,不自然的笑着“夫人请……”
我听闻轻笑,走进了竹林,郑译跟了进来。
竹林里宇文邕先前的落脚之地,可供来人谈天饮茶。梅子放下了一个小盒子在几案之上,便对出了竹林,在外面看守。
郑译不知盒子里是什么,虽是坐下,但总是有意无意的斜眼看两眼。我看他的样子,知道他很是好奇里面到底是什么,于是笑着说道
“大人自行打开便是。”
“这……”他见我直接让他打开,虽然很是想这么做,但是仍是有些不好意思,踌躇的看着我。
“请!”我见他如此,抬手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大人应该知道妾身的性子,就不用客气了。”
郑译听我如此说,知道我不是开玩笑,于是对着我点了点头,打开了盒子。盒子很小,只有手掌大,郑译缓缓的打开盒盖,却很是惊讶。里面并不是什么金银珠宝,是七根封好的琴弦。他很意外为何这里会有这些,莫名的看着我,我倒是很满意他的反应,笑着问道
“这些琴弦,大人可还满意?”
“这……”郑译听我这样问,小心翼翼的拿起来仔细端详,过了片刻,他终于开口说道
“这是……琥珀缫丝,丝质坚韧却极为细腻,做工甚是考究。这……着实下了不少功夫。”
“这琴弦是阿延母亲娘家当地产的,每年也产不了多少。我虽不懂琴,但是也知道‘汉宫琴瑟,丝绳为弦’的说法。于是这回他去随州,顺便就遣人去了趟齐国。当年渭河畔送大人远行之时,便有幸一睹大人抚琴之风采。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形容大人的琴技,着实贴切。”
“呵呵……”他听我如此说,有些奇怪的笑了笑
“粗陋之技,实难登大雅之堂,夫人见笑。”
“……”我听他如此说,已然明白他到底何意,于是轻轻的笑了笑,说道
“大人如此说,就是还怪妾身了?”我坐直身子,真切的看着他,缓缓的说道
“大人琴技了得,放眼这长安城,恐怕也没有几个人能和您媲美。但妾身却并不认为自己当年说错了什么。大人依出身来选择朋友,确为人之常情,但这着实落了下乘。以高公子的出身,虽然无法与您相提并论,但别忘了,出身不能决定一切。远的不说,就说我们大周宫中,不就有一个例子?”
郑译虽是听着,但眼神中仍然透着些不忿,这个人并非君子,度量之小,实在是让人不喜欢。我看他这个样子,站起来,走到他身边说道
“李昭仪的出身你我都清楚,但是如今在我大周后宫,她却是真正的主人。无论日后那位突厥公主能否入主中宫,就算众人都要拜谒阿史那皇后,李昭仪却可以靠着太子,立于不败之地。”
郑译一听,眼神却变了,不由得侧过了头,我见状轻轻一笑,继续说道
“说远一点,妾身听闻在齐国的后宫之中也有一位女子,不久前刚被拜为侍中。此女子姓陆名令萱,却是婢女出身。只因其是高纬的乳母,深得他的喜爱,就算身份如此卑微,照样能以女子之身位及侍中。郑大人,这些人的身份皆与您是云泥之别,然则她们如今的地位岂不都在您之上?所以,我劝大人一句,勿要以出身论英雄。高公子是不世之材,或许有一天就会位极人臣,到时候如果他与大人计较当年之事,大人何以自处?”
郑译听我如此说,不由得皱起了眉头,眼神不住的转着,似乎是真的听了进去。我没有再说话,而是盯着他的样子,心里很是满意。很好,如此这般,就更容易说服他了。
过了半晌,郑译突然醒悟一般,立刻站了起来,对着我恭敬的作揖到
“那依夫人所言,在下现今该当如何?”
我见他如此闻,笑了笑,走到自己原先的位子坐了下来,看着他说道
“大人可发现,这两个人有何共同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