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之事(1/2)
我每日除了照顾独孤具罗,就是查阅京中梅子的消息了。小翠虽然也入了黑衣,但是毕竟是绵软的性子,让她做这些缜密的事情,其实也是为难她。因此在出京之前,我还是安排梅子留在京中收集消息,每日将汇总好的消息传到咸阳来。
这几个月,普六茹坚给阿大请的师傅终于住到了府里,负责教授阿大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最初,普六茹坚的想法是让阿大各个方面都涉猎,给阿大安排的课业非常的繁杂,这个时代还没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官家女子同样也要广泛涉猎,文采出众的。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阿大是他的长女,他似乎在阿大身上下了很多的心思。但是在我看来,这样的安排不仅不能让她样样精通,反倒会因为过多而繁杂的课业,让阿大从心里反感起来。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成为各中行家,在我看来,一个人只要有一方面的特长,变会与众不同,也会成为她立足于世间的资本。琴棋书画选其一精学即可,其余的只要简单涉猎就可以了,而诗词歌赋,在我看来浅学无妨,但又不是要当诗人,没必要学的那么深入。反倒是史,对他们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我倒是希望,不仅是阿大,是我们所有的孩子,都应该把古今史册好好地研读。
我的话毕竟有理,这样的方法在我看来是最轻松也是最有效的,普六茹坚想了想,最终采纳了我的建议,给阿大请了御用琴师学琴,而且让师傅随意查阅他在暖心斋里的藏书,以便教授给阿大。梅子说,阿大似是不喜学琴,每每上课,总是啼哭不已,秀竹很是心疼,总是偷偷的在一旁抹泪。但是阿大却很喜欢读史,虽然阿大字不认识几个,但是秀竹识字,如今阿大天天泡在暖心斋里,师傅授课结束了,还会缠着秀竹给她读史。
勇儿也好学,自从师傅来了府里,他常常会和姐姐一起听史。只是令我没想到的是,他最喜欢听的,是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私奔的故事。他最近,还背下了卓文君的白头吟:
皑如山上雪,蛟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止,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