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醉仙洞庭楼(1/2)
小摊大娘努了努嘴,指着燕仪拿来擦嘴的帕子说:“姑娘可别看我婆子有些老花眼,其实眼神儿好着呢!这帕子,绸缎面儿的,还刺着绣,普通人家用得起?”
燕仪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收起了帕子。
这手帕是宫里尚一局统一发的,女官人人都有,虽说是绸缎,但也不是啥特别好的绸缎料子,却不知在宫里最普通的物件儿,在民间百姓看来,已是“达官显贵们”方才用得起的东西了。
燕仪从荷包里摸出一锭碎银子,摆在桌子上,算是饭钱。
那小摊大娘拿了银子,转头去拿零钱,再转头,却见燕仪已经走远了。
燕仪这次出宫,虽说是年假,却也是带着任务来的。
回鹘和燕国使臣双双到来,那回鹘还送来了一位美若天仙的公主,不日就要进宫,慈安殿小厨房的主厨翁大清被临时调去临江殿里,伺候这位公主殿下的饮食了。
那公主一不吃猪牛羊,二不吃鸡鸭鹅,偏偏说要吃河鲜,还要吃从前没吃过的中原的新菜式,可愁坏了一帮厨子。
听闻那回鹘远在西域戈壁滩里,四处黄沙,人逐水草而居,河鲜海鲜都是难得的珍品,也不晓得这位公主怎么就这么娇贵,偏偏要吃她们部落罕见的东西。
御厨递了菜单上去,公主便挑了一道龙须醉虾,指明了要用烈酒烹调,不要常用的米酒。
御膳房里的御厨为了做这菜,试了宫里好几种酒,就连御膳房里珍藏的百年老窖女儿红都给借了来,却都觉得不够满意。
那公主也是个有耐性的,竟也不换菜单,说是做不出她满意的龙须醉虾,她就不吃饭。
这可愁坏了人,御膳房没有法子,求到宫里资历较老的翁大清头上来,把他请了去给公主做菜。
翁大清先做了一道醉虾上
去,听说那公主尝了一口,就把盘子给掀了,倒也不是闹脾气,还跟送膳的小太监好声好气说话,说的是:
“若还没有好吃的龙须醉虾,我便饿死在这里也不吃你们皇宫的一口饭。”
截止这时,回鹘公主已经在宫里饿了整整两日了,只喝水,什么也不吃,人都躺在床上起不来了,一张楚楚动人的脸,惨白如纸。
翁大清回来跟燕仪说了这桩事,燕仪便说:“那位回鹘公主哪里是闹脾气?分明是找茬呢,说不定她是不想嫁到皇宫里来,或者是回鹘故意要给大虞下马威,故意拿吃食说事儿呢!要是他们回鹘的公主当真饿死在了大虞皇宫里,那还得了?”
翁大清无奈地说:“那公主是故意找个借口绝食,谁又不知道了?可咱们既揽了这趟差,总不能落人口实。”
既然这位公主不吃东西的借口,是烧菜用的酒不好,那翁大清就给她找最好的酒来配菜!
他早就听说宫外有个叫醉仙洞庭楼的酒楼里,有一种埋在地底下八十多年的碧叶华游酒,名贵得很,味道最是甘醇,喝一口,有赛神仙的美誉。
这天燕仪正好要告假出宫,便央她去醉仙洞庭楼里买酒。
听说这酒卖得很贵,翁大清还塞给了她五百两银子的银票。
燕仪拿着银票,连连咋舌:“什么酒要这个价钱?莫不是喝的金子?”
“这酒有价无市,只怕五百两也不一定买得到!不过你拿着宫里的腰牌,总是有这个面子的,若是不够,再拿着这个。”
翁大清说着,还往她怀里塞了一张一千两银子的银票,说是只要做得出能让那位公主高兴的醉虾,宫里定会报销了这笔银子,还能有笔不小的赏钱。
因有这一回事儿在,燕仪吃完了早饭,就往醉仙洞庭楼里去了。
她在酒楼门口左等周珈儿不来,右等也不来,寻思着周珈儿说不定被他师傅吩咐的差事给绊住了脚,今日是来不得了,干脆自己先进去。
时间还早,醉仙洞庭楼才刚刚开业,里面除了忙着洒扫腾挪的伙计外,并没有什么人。
燕仪以前也是开过酒楼的,她进去以后,最先观察的,就是这酒楼的布景摆设,又看那些来来去去的酒楼伙计,再在柜台前站了一会儿。
醉仙洞庭楼虽不是京城最大的酒楼,甚至不是最有名气的,但也很有繁华帝都的气派。
进门便是一个锦鲤跃龙门的喷水池,走过屏风,先看到一面大团扇,上头是当代名家的书法,烫金的“醉仙洞庭”四个大字。
抬头往上望去,这酒楼造成环形,中间是一根两人合围也抱不过来的承重柱,刷上朱漆,盘着两条镀金的大龙,很是气派。
酒楼有七层高,一层是柜台大厅,二层以上方是待客之地,每一层的装潢摆设各不相同。
燕仪被酒楼伙计引上了二层,伙计问她要大堂的位置还是包厢,燕仪自忖这地方价格不菲,还是给翁大清省点银子吧,便要了大堂靠街的位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