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日冕:腾起于风 > 第15章 变革带来的巨大冲击

第15章 变革带来的巨大冲击(2/2)

目录

局势恶化,一时间,谣言四起,有箴言流传,大意是神州当灭,新朝当立,突然的变化,打击神州的同时,也对那些憧憬着报效国家的青年予以深刻冲击。

“怎么会这样?为何会这样?神州强盛如此,可天军竟然挡不住民变,烽烟四起,叛乱已生,怎会到如此局面?!”

“兄长勿扰,弟所知,神州还是那个强大的神州,不是有很多新鲜事物出现,造成不小的变化,那些因此失去土地的流民越聚越多,处理不好,就容易爆发民乱。地方上确实有不当之处,酿成今日苦果,现在还得局势稳定,只要还有一息尚存,尽人事,守责任,善待百姓,相信神州能度过此关!”

“希望如此,吾报效国家,为的是建功立业,既如此,我当编练新军,涤荡天下”

“兄之意,甚好,吾在政事堂,也要努力,为我神州出力,安定百姓,抚恤军民”

哲宗驾崩前,天雄军建立洪宋政权,天光政权选择依附于天雄军,江南商盟互保,而神州军数次反击,都没有太大成效,敌人一步步做大。穆宗继位后不足数月,应天失守,金陵陷于敌手,突然急火攻心,骤然崩逝,仁宗继位。

趁神州大丧,神州军军心不稳之际,宋军顺势发起北伐,向北进攻,神州军不敌,天雄军陆续拿下淮南和山东,震动顺天。仁宗遣使议和,被洪宋政权拒绝,天雄军继续挥师北伐,仁宗只能着手安排备战,天雄军发动北伐,想要一举拿下顺天,灭亡神州。但是,神州军退无可退,重新激起士气,在天津附近和天雄军决战,重创天雄军,粉碎其北伐攻势。天津之役大败,洪宋政权由盛转衰,神州缓过气来的同时,也开始了逐步反攻,天光政权见势不妙,又重新自立,神州用了近五年,彻底平定这两场声势浩大的叛乱和起义。

两场叛乱虽然被神州镇压,但留下了不小的创伤,受到影响的神州,发生不小的变化,在知识分子的认识和主导下,神州共和运动正在形成。仁宗在执政时,努力革除痹症,希望以改革,给神州这个国家焕发新生,神州进入一个时代风口中。

时代出英雄,邓常安就在其中,浮现了出来,他从哲宗时期发迹,从组建天安军到平定叛乱,就开始有功于神州,他做到了上马治军,下马安民,因而仁宗看重他,先是作为神州首位总理协助仁宗治国,然后是升任内阁首辅。壮志未酬,斗志未消的他,不仅自己兢兢业业,还推举了很多人才,其中就有王琳。在他辅佐治理下,神州貌似开始复苏,扭转国内颓势,由于神州大力支持实业、鼓励生产,实业兴国派等政治力量相继出现。邓常安自己,也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先后任北直隶、辽东、山东三省总督,治理国家的同时,威望和名声进一步提高。

1820年,仁宗驾崩,懿宗登基,新皇登基不久之后,江南爆发帝和之论战,这个时候,神州共和运动登上历史舞台。据传,泰西也在动荡之中,不列颠已立新政府,皇室接受君主立宪,组建联合王国,高卢则爆发革命,建立法兰西,皇帝被送上了断头台。收复江南以后,原本的百废待兴,在急剧恢复着,东南沿海的复苏,让泰西的消息也越来越多的传入神州,帝和之论战,也随之发酵起来。帝和之论战的同时,察觉到不一样气味的部分神州精英们,在大同公社带头下,召开江南会议,出版《天下大同合议书》,大同公社逐渐脱颖而出,不断完善发展着,也开始在政事堂中,拓展自身。

帝和之论战,让懿宗感到非常不安,登基一年后,想要控制权力的他进行坤凤改制,甚至罢免邓常安,但不幸的是,新的内阁首辅选举中,无人可用,他的倒行逆施,也让民变重新抬头。1825年,坤凤之变爆发,懿宗失踪,神宗继位,被罢免后就返回祖地的邓常安,被新帝召回,任为内阁总理,协助新帝,共理朝政。

神宗登基后,开始励精图治,想要拨乱反正,不过,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变革带来的巨大冲击已经势成,要么顺应时代,破茧重生,要么被碾碎,成为历史。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