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驾随行(1/2)
一场原本沸沸扬扬比武选郡马居然如此草草收场,大大的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八王知道自己的这个御妹向来心思重,喜怒哀乐从不轻易显露出来,生怕她把委屈憋在心里,积郁成疾。几次想安慰她,都被郡主淡淡的一句 “皇兄不用担心珺儿,冥冥之中一切自有天意。我现在唯一希望的就是能得父母在天之灵的庇佑,寻回珍珠衫,其它的事情,珺儿不再多想了。”给搪塞了过去,反倒使八王不好再继续劝慰什么。
这天,八王派人从外面弄来了一只会说话的八哥鸟,想逗郡主开心,话没说上两句,就听家人来报,说是皇后来访,于是只得匆匆出门,迎接李后凤驾。眼见八王离去,棠儿随便找了个什么理由,支走了明轩和卉儿等后,再也忍不住了,竹筒倒豆子般噼哩叭啦的说;“郡主,我这就去找他,要问问他这算是什么意思?郡主对他的情意,难道他不知道?莫不是他怕了,怕在众人前出丑?这几天郡主茶不思,饭不想的,您不说,我也知道这其中的缘由。我这就去找他问个明白。”说完,棠儿一转身胎脚便走。一见棠儿要出门,郡主腾地一下来站了起来,厉声喝道:“回来! 你还嫌我不够丢人吗?”棠儿一下子愣住了,一时间,屋内外一片寂静。良久,郡主颓然落座,凄然长叹一声,说“有什么好问的,事情不是明摆着吗?从此以后,只当我从未认识过这个人就是了。”
棠儿听到这儿,顿时觉得凄然心酸,刚想再安慰郡主几句,却听见院外好像有动静,于是忙出门查看,就听见一个公鸭嗓子声音传了进来,“皇后娘娘,请这边走。”接着大门咣当一响,皇后李氏在侍卫太监众星捧月般簇拥下,已经进了大院。棠儿忙迎上去跪下磕了一个头后,说道:“皇后娘娘,您怎么来了?郡主她在屋里。” 李后眼皮都没有抬,淡淡地说:“你们都在屋外候着,本宫自己进去就行了。”
说罢一挑帘子进了郡主的房间。郡主一见李后来了,忙起身就要行大礼,却被李后双手扶住,说道:“珺儿,前几天的事情我知道了。那日,本来我也该亲自去校场的,结果重阳这个丫头病了,烧的糊里糊涂的,拉着我的手只叫娘,我实在放心不下她。本想皇上和八王都在,应该不会有什么差错,却不曾料到珍珠衫竟会在宫里失盗。唉。不过,既然是在宫里丢失的珍珠衫,那么说不定是内贼,会不会是哪个小太监,或者宫女见财起意,偷走了珍珠衫?你放心,皇上一定会抓到盗贼,替你寻回宝物的。”
郡主听着,差点坠下泪来,勉强笑道:“一切就有劳皇叔和皇婶了。“
“唉,珺儿,当日你的决定也太草率了些,纵然有人能为你寻来珍珠衫,打赏一些钱财也就是了,怎能让你象那些戏文上说的那样以身相许呢?你皇叔过几日要微服前往五台山进香,今年和往年不同,你皇叔只想轻装简从,带上几名亲随大臣,带着几位禁军侍卫,随便考察一下民风。重阳在我哪里打了多少饥荒说也想跟着去,我看不如你们姐妹俩做个伴,一起去吧,你也好散散心。珍珠衫的事情,就交给衙门的人去办好了。”看着郡主有些发暗的眼圈,李后一边抚着郡主的手,一边有些心疼的说。
郡主听到李后母亲般的柔声安慰,又让自己出宫散心,心头一拱一热,眼圈有点发红,一躬身道:“珺儿听从皇婶的安排。”
郡主要随宋皇等一起去五台山进香,却不知道潘龙和六郎也刚刚得到了圣旨,说十日后,宋皇要出巡五台山,命他二人微服随行。一直以来,赵光义总是以为潘龙不过是仗着父亲的名望,并无什么真才实学,却没有料到通过当日的狩猎之争,发现潘龙在这一众世家子弟中,也算是武艺出众的;更是无意中发现了骑射箭法更胜人一筹的杨姓‘陌生人’。回到皇宫后,赵光义片刻也没有耽误,下令杨继业入宫觐见。杨继业本来正在府中考察几个孩子的武艺,忽然宫中来人说宋皇召见自己,还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于是急急的换了衣服随来人出了无佞府后,直奔金殿。
来到金殿之后,赵光义三言两语就问出这支刻了姓氏的雕瓴箭正是杨家所有,而今日无意闯入猎场之人就是六郎延昭。“真是将门出虎子呀。”赵光义笑着对杨继业说:“过几日朕准备微服前往五台山,再顺便访查一下各地民风军备,就让六郎随行吧。”
正月十四一大早,丞相赵普,重阳公主,柴郡主便来到赵光义的寝宫会宁殿等候旨意。过了不到一袋烟功夫,就有亲随太监传令,“赵普,重阳公主,柴郡主即刻见驾。”赵光义武将出身,有早起的习惯,每日鸡叫二遍就起身。这天,赵光义刚用完早膳,就见赵普等人跟着小太监走了进来,见他们三人准备行礼,赵光义笑着一摆手说,“免礼吧,大家都是自家人。丞相呀,出巡的事情安排妥当了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