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 章(1/2)
第 3 1 章
八月十五中秋节,屯子里的人们叫“八月节”,牛得万不让大家下地干活了,在家里干一些零活。因为过八月节半城县当教书先生的二儿子,也带着老婆回家来过节。最忙的就是牛老大,牛老大虽然不下地干活了,庄稼院有干不完的活,起粪,垫圈,收拾大车,插牲口套,收拾工具,这是平时舍不得工夫,只有在阴天下雨时才能在家里干的活。不过,今天还不能干这些活,爹说以前的菜窖太小了,要从后院挖个大菜窖,牛老大一个人在后院挖菜窖。
八月十五的这天上午,牛老二骑着洋车子带着老婆回来了。牛老二从县城回来要经过屯东头的饮马河,也就是大伙说的东河。东河要比北河的河面宽阔些,因为这里有一条官道,这是从山海关通往奉天(沈阳)的官道。河面上也没有正规的桥,大马车仍然要从水里面趟过。行人有一座小木桥,东河的木头桥是乡亲们用木桩子打到水里,上面横竖绑着木头,人们在木头桥上走即方便又不用脱鞋,这座木桥比北河的石头桥实用得多。
牛老二叫牛广忠,是饮马屯老牛家有出息的人之一,是从饮马屯私塾念书考出去的,在半城县中学当教书先生,屯子里的人都叫他二先生。只要二先生一回来,屯里的人都要到老牛家串门,向二先生打听好多事情。有现在的,有过去的,有中国的,有外国的,还有日本的,牛老二都能一一回答,牛老二是牛得万的骄傲。今天,牛得万想把侯大山要占“大长垄”修祖坟的事说出来,让全家人都知道,让老二也知道。反正,祖上留下的“大长垄”不能丢掉。
饮马河的两岸铺满青草的绿地上,蚂蚱蹦蹦跳跳,彩蝶翩翩起舞,高高矮矮的树木丛林里,鸟儿尽情的呜唱。村林中弯弯曲曲的小路下,时常有三三两两的农民在林中走过。饮马河的河水深处很深,河水的浅处刚刚盖过脚面。这里有鱼有虾,只要有人从旁边走过,那成群的小鱼儿“忽”地一下在你的眼前散开,再走几步,又是一群小鱼儿散开。牛老二离屯子老远就看到银光闪闪的饮马河,就听到“哗哗”的流水声。牛老二也是特别喜欢川流不息的饮马河,因为他从小就在饮马河边长大。
牛老二带着老婆刚上饮马河的木桥,立刻就有人跟牛老二打招呼,不管是离得近的和离得远的人都打招呼,都在喊二先生。二驴子和娘在地里收拾庄稼,二驴子扔下手中的活就来接二先生,帮助二先生推着洋车子,帮着拿着东西,送二先生回家。村东头的老牛家,离饮马河的东河很近,走不多远,就看见了牛家的大院,进了门洞。
“老牛头,你们家二先生回来啦!”二驴子在大门外就喊。
“爷,我二叔回来啦!”大狗在院子里看见了冲上屋西屋喊。
“娘,我二叔回来啦!”接着五狗冲着东屋喊。
牛大狗和小五狗这么一喊,一家人都出来迎接牛老二两口子。牛大嫂放下手中的活计,到大门口来迎接老二的媳妇,自己的妯娌。
大狗,二狗,三狗……大芹带着几个孩子立刻把二叔二婶围住。
牛老三、牛老四也过来帮着拿东西。
牛得万站在上屋的门口乐呵呵地看着热闹的一家人,尤其关注的是老二两口子。
牛老二也是个中等个头,留着分头,穿一件灰色的制服上衣,脚下一双黑色的皮鞋,戴着一副金丝眼镜,两个镜片是园园的。老二的媳妇穿着一件带有粉红色方格的白上衣,下身一条白裙子,脚上黑色的半高跟皮鞋。
“二先生回来啦!”“二哥回来啦!”“二叔回来啦!”大门外面路过的人们打招呼。
“晚上串门来!”牛老二应答着。
老二回家之后,先去西屋看望老爹,又给爹拿了点心,叫京八件,又买了两瓶本地产的渤海酒。
按照老规矩,老一辈人应该住在东屋的,东屋为大,可是,老牛家却不同,自从牛得万的老伴去世以后,牛得万就让牛老大的一家人搬到了东屋,牛得万的意思是很明显,就是让牛老大一家人挑起日子来。刚开始,牛老大不同意这样做。后来,在牛得万的一再坚持下,牛老大的一家人才搬到了东屋,这与当地的民俗不同,这也是牛得万的得意之作。
老二两口子到了西屋见过老爹以后,又到了东屋,牛老大的一家人都在东屋。
牛老二刚到东屋去,牛得万又想起了自己的心事,也就是那块心病。牛五爷说的侯大山要霸占“大长垄”的事,这“大长垄”半年没有动静了,咋办也应该有个主意了。今天,趁老二在家,把这件事情告诉几个儿子和儿媳妇,一旦有点事情,大家好拿个主意。侯大山说不定哪一天就把土地给夺走了,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了。假如,侯大山不占这“大长垄”不是更好吗?跟大家说说也无妨,更何况这是牛五爷春天里就告诉他的。于是,牛得万想好了,趁今天的机会把这件事告诉儿子们。牛得万想到这儿就到东屋去了。
牛得万刚到窗户地,就听见东屋里笑声一片,热闹非凡。大儿媳妇,老三,老四和孙子们都围着老二两口子。老二两口子正给大家分发礼物呢。牛大嫂一块布料,跟老二媳妇穿的上衣是一样的。老四一双球鞋。老三的东西最少,老三却最开心,二哥给他带了十根鞭稍,是栓在鞭子上赶牲口用的。其余的侄儿侄女都有礼物。一家人其乐融融。牛得万看见这个情景,心里头也是美滋滋,他想等一会再说也不迟。
夏天的时候,牛得万见过两次侯大山,都打了招呼,还是侯大山先打招呼的。“大爷,吃了吗?”“吃过了,大山吃了吗?”“也吃过了。”根本看不出好,也看不出坏,不冷不热地过去了。于是,牛得万又回到他的西屋去了。
“大嫂子,今天我帮你做饭做菜。”牛二嫂在东屋给家人分完东西以后,拉着牛大嫂的手说。
“我不用你,昨天我和大芹都预备好了,就等你们回来呢,再说你们走了二十里路,也该歇一歇了。”
“那可不行,广忠天天在家里说我,你看咱饮马屯一大家子的家务活,都落在大嫂子一个人的身上,你也帮不上忙,他没少唠叨这事。”
“咱家的老二还挺会心疼人的,我可没听过他说过,那是心疼你吧?”牛大嫂开玩笑地说。
“去,拿好话也不当好话去听,开玩笑我可开不过你。”
“我那意思让老二多夸夸你,又漂亮,又有文化。”
“广忠不但夸你,还从心里佩服你,说你是女中豪杰。”
“走咱俩到窗户地择菜去,一边择菜一边唠。”牛大嫂笑了,拉着牛二嫂的手到了窗户地。
牛大嫂放下两个板凳,地上铺上一片麻袋,把要摘的菜放在麻袋上,两个人面对面坐下来择菜。
“哎,你说说,老二咋夸我是女中豪杰?”牛大嫂问牛二嫂。
“大嫂子可是了不起的人物,够上女中豪杰的,你看咱们家,她伺候爹娘,伺候弟弟,还生了八个孩子,都养活大了,大嫂子多么不容易呀,她是老牛家的功臣。”牛二嫂学起牛老二在家里经常说的话。
“我当老二夸我有什么本事呢,还女中豪杰呢,原来就夸我养活孩子啊,哪个老娘们不养活一大堆孩子?”牛大嫂听完牛二嫂的话“哈哈”大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