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涨价了(1/2)
看着不知道用什么调料做出来,色香味俱全的鱼干,老板咽了咽吐沫。
旁边的几个人也同样动作。
有人忍不住问道:“小姑娘,我们能不能也尝尝?”
“没问题。”钟灵对此倒是很大方。
成不成就一盘鱼的事儿,几个人来尝对她来说根本没差别,更何况这些说不定都是将来的客人,他们能接受这种味道自然是更好的。
很快,大家迫不及待的把筷子伸向了自己看中的鱼。
“这是什么味道?”
“有点辣辣的。”
“居然一点都不柴!”
“鱼腥味也没有了!”
“这个酱汁很好吃,以前怎么没吃过?”
大家一边吃一边回味,很快,一盘鱼干被一扫而空,一个个看着盘子里剩下的一点酱汁,有点不舍。
要不是在外面,恐怕连那些酱汁都能馋到让人舔盘子了。
“小姑娘,你这鱼干怎么卖?”老板迫不及待的抬头,说话的声音都有些颤抖,怕一不留神这生意会跑掉似的。
实在是这个小酒馆生意不怎么样,若是能有一道这样的菜,那今后来吃的食客可就多了!
就算这鱼干
卖价高赚不了多少,可是他同样可以利用来增加人气,比较人气比什么都重要。
钟灵淡淡地说:“看你要多少,大的十文钱一条,像这样的盘子大概能炒四盘左右,小的十文钱三条。”
“那这制作方法呢?”老板忐忑的问,他怕光有鱼干可做不出这么美味的菜,毕竟附着在鱼干身上的酱汁可是无比珍贵。
他虽然是一家小酒馆的老板,但是寻找美味的步伐可没有停下,凭他走南闯北以及几十年的人生经历,也从没吃过那么好的酱汁,所以想模仿也不简单。
“看你自己一次拿多少,如果拿的量大,能拿十两银子以上的,那这个方法我就送你,如果拿的少,那菜单就单独给一两银子,其实我们家的鱼干不用爆炒也一样好吃。”钟灵说的是大实话,就看对方怎么选择了。
一两银子,那可就是一千枚铜钱。
购买力不可谓不大。
据她这两天在镇子上了解的物价,一般的杂面馒头就是一枚铜钱,肉包子翻倍。
粗布衣服,做好的成衣,也就二十枚铜钱就可以从头换到脚。
像他们小高村,根据原主的记忆当中得知,以他们家为例,一年到头下来母女两人可能也
就是四五十枚铜钱的收入和开销,生活勉强能过得下去。
为了一份菜单,谁会单独给一两银子,要是省着点花的话,都够一家之口好几年的开销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