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四合院,人小鬼大谁见谁怕! > 第679章 曙光

第679章 曙光(2/2)

目录

他突然眼睛一亮,从帆布包里掏出个塑料小瓶:

\"林业局答应给咱们松柏苗,明春种下去,要不了几年,陵园就跟城里的公园一样漂亮!\"

黄大爷盯着石桌上用粉笔画的规划图,布满老茧的手指突然抹去\"办公区\"三个字:

\"依我看,这排房子不如改成'思源堂',摆上咱村的族谱。清明时节,孩子们回来能有个歇脚的地方,喝口热水,给老祖宗磕个头。\"

宋主任眼睛顿时亮了,抓起粉笔在旁边画了个四方院落:

\"好主意!堂屋摆族谱,厢房办'孝亲文化展',把咱村的孝老故事都挂墙上!(

“等砖厂赚了钱,再盖个'老人活动中心',夏天有风扇,冬天有火炕,保准比城里养老院还舒坦!\"

这时,不知谁家的烟囱飘来炊烟,混着槐花的清香。张婶一拍大腿:

\"主任,我家二小子在城里开叉车,说啥也得叫他回来给砖厂干活!\"

李大哥把烟袋往腰里一别:

\"我明儿就带把镰刀,先去西山坡砍砍荒草,就当给老祖宗们清理清理新路!\"

黄大爷弯腰捡起散落的烟丝,慢慢塞进荷包:

\"主任,等迁坟那天,我把家里那对石狮子搬过去,给陵园大门守个吉祥。\"

暮色渐浓,晚风掀起宋主任的草帽。他望着远处的西山坡,用鞋底轻轻蹭去石桌上的粉笔印,却独独留下那座歪歪扭扭的\"思源堂\":

\"乡亲们放心!等明年清明,咱们就能在新陵园里,干干净净地给老辈人上香了...\"

这时,西边的天空突然燃起一片橘红,落日的余晖像给大地披上了一层喜庆的红盖头。

黄大爷的烟袋锅在石桌上磕出清脆的声响,他布满血丝的眼睛里闪着泪光,颤抖的手紧紧攥住宋主任的袖口:

\"你...你说的这些,当真是真的?不会诓我们吧?\"

那声音里,藏着半世沧桑的小心翼翼,像只受过伤的老兽,渴望温暖却又满心戒备。

宋主任轻轻掰开老人痉挛的手指,从铁皮烟盒里取出几张泛黄的文件,纸页边缘还沾着汗渍:

\"大爷您摸摸这钢印,上个月县里开的会,我连夜抄的会议纪要。\"

说话间,公社主任宋国华、砖厂厂长刘传军、生产队队长赵书卓都往前凑了凑,煤油灯昏黄的光晕里,四道身影在土墙上拉得老长。

宋国华扶了扶滑到鼻尖的老花镜,露出袖口磨得起球的蓝布衫:

\"黄大爷,您和我爹当年一起扛过生产队的粮袋,修水渠时您中暑,是我爹背着您走了五里地。\"

他掏出个小本本,夹在扉页的照片已经褪色。

\"您看,这是上周我和县长的合影,为了咱砖厂的事儿,我在县政府磨了三天三夜的嘴皮子!\"

刘传军拍了拍腰间的搪瓷缸,金属碰撞声在夜色里格外清晰。他特意换上的的确良衬衫袖口还沾着砖灰:

\"黄叔,您还记得不?去年小孙子误闯轮窑区,要不是我眼疾手快...\"

他喉结滚动,声音发涩。

\"等砖厂建起来,头一批就招咱村的娃,绝不让孩子们再出去遭罪!\"

赵书卓把卷边的草帽扣在膝头,粗糙的手掌反复摩挲帽檐:

\"大爷,您总念叨我爹走时连口薄棺材都没有。等陵园建成,我第一个把他迁过去,碑上就刻'勤恳一生,终得安宁'。\"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