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盗河马峨眉现朱厌 助憨娃三圣遭火燃(2/2)
憨娃闻后,心中大喜,便对长老一揖,口中道:“弟子这里谢过大师指点,弟子这就告辞。”说着转身出了禅房,扛起大铁勺,走出庙门,直奔九老洞而去。
且说憨娃出了灵岩寺,一路行去,翻山越岭、跳涧跃沟,钻藤穿林,涉溪蹚河,日照中天时来到一处所在,但见此地:一座险峰挺立,峰峦一侧藤萝倒置,遮掩着一处洞口,洞前是一片数丈方圆的平台,平台下临绝壁深渊,洞口呈“人”字,高有丈于,洞口上方刻有“九老洞”三个大字。憨娃一见心中暗道:“这就是那魔头所居之地,吾当怎生降服于他?俺即在大师面前说了大话,要降这魔头不住,且不被贻笑大方,丢人现眼,待俺想个万全之策才是。”想至此,憨娃不禁四处张望,猛然发现在这峰顶之上,竟有一座庙宇,憨娃不敢怠慢,便飞身行攀藤而上,废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攀到峰顶,抬眼观瞧,只见一座庙宇立在面前,这是一座雅致的小庙,庙周翠竹掩映,桢楠蔽日,幽静典雅,绝尘脱俗,门眉上方悬一扁,上书“萝峰庵”,门两旁一副对联:“一尘不染三千界,万法皆空十二因。”庵后松拍长青,墓塔林立,庄严肃穆。
憨娃不知庙中情景,不敢擅进,便纵身爬上庙外一棵高大的松树,掩藏在松叶丛中,向庙内观瞧,只见这是一座典雅的小庙,庙中只有一座殿堂,分上下两层,殿堂之内供有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三圣像,殿内香烟缭绕,圣象之下有三个蒲团,蒲团上端坐三个尼姑,面朝圣象背朝外,看不清容貌,此时三人正在打坐念经。
憨娃再观庙院之内,苍松翠竹,盆花似锦,因此庙坐落于峰顶,云朵飘下,缠绕在松树之间,时而飞舞,时而飘向峰下,身在烟中,足踏祥云,真有天上人间之感,憨娃在树上不禁慨叹这仙境一般的美景。
正在此时,忽闻庙外传来一阵喧哗之声,憨娃转首一看,不禁一惊,只见庙外来了四个不速之客,但见这四人均都是兽面人身,一狼面、一熊面、一虎面、一鹿面,憨娃便知这肯定是四个小妖,而更让憨娃惊异的是,在这四人身后,竟牵着自己的小河马,憨娃不禁心中大怒,正欲纵身下树,又一想,休要急躁,待看他们如何行事再做道理,想至此,憨娃便不动声色,在树上继续观瞧。
但见这些小妖来至庙前,叩打门环,那殿内的尼姑便停住木鱼声,居中的尼姑转过身形,憨娃拢目观瞧,见这尼姑好生俊美,但见她:
首顶灰布菩萨禅巾,体裹麻纱海清僧衣:菩萨禅巾,挡寒却痛辟邪?;海青僧衣,翩翩舞袖原雕技。眉清目秀俊文雅,尘俗不染金璞玉。徐娘半老,难掩昔日风韵;气定神闲,何惧妖酷鬼戾?佛家灵气充肺腑,一柄木鱼展惊奇。
此时,另两尼姑也已转身跟出殿堂,憨娃一见这两个尼姑有些失望,见她二人生得有些丑陋,但却不失佛门弟子的和善。
只听那中年尼姑清声问道:“门外何人叩门,扰吾庙堂清净?”
只听门外一小妖答道:“敢请女菩萨,吾家洞主有事烦请女菩萨相助,不知可否让小的们进庙告知详情?”
那庙主女尼,让另一尼姑前去开门,庙门开启,四个小妖牵着小河马进入庙中,三个尼姑一见这小河马都不禁一惊,皆露出诧异之色。
庙主女尼稳稳心神,冷言问道:“不知你家洞主何事要吾相助?这怪兽何方而来?因何牵入吾这庙中?”
虎面小妖回道:“敢请女菩萨,吾家洞主自来到这峨眉境界,对佛门弟子甚是敬仰,并未亵渎佛门境地,如今有一事需女菩萨相帮,不知女菩萨可否应允?”
庙主女尼仍旧冷言道:“阿弥陀佛,吾这里乃是佛门清净之所,吾等只管吃斋念佛,不履尘世,你家洞主有事还望免开尊口,勿扰这佛门净地才是,甚是抱歉,不管何事吾都难以应允,还望你家洞主见谅才是。”
虎面小妖闻听,一阵冷笑:“女菩萨难道一点薄面不赏么?你可知吾家洞主是说一不二,没人能逆了他的意愿,如女菩萨不应允此事,恐给你这庙堂带来宰祸,还请女菩萨三思。”
庙主女尼闻听甚是不悦,对那虎面小妖厉声道:“休要在此张狂,吾这佛门净地,乃是佛祖法力照耀之地,尔等如敢侵犯,定招佛祖法力惩治,还不快快退了出去!”
四个小妖闻听大怒,各呲獠牙,扬起尖爪便欲逞凶。
此时,跟在庙主身后一女尼,高声喝道:“尔等住手,休得无礼,吾家庙主自会给尔等一个交代,暂且退后,待与吾家庙主商榷之后,再做道理。”
四个小妖闻听,便退到一旁,却仍虎视眈眈的等待。
再说那女尼凑到庙主耳旁,耳语一阵,只见那庙主女尼频频点首,随即冲四个小妖道:“既然你家洞主对吾有所求助,吾就网开一面,助他一次,但下不为例,有何事求助快快讲来。”
那虎面小妖回道:“女菩萨此乃英明之举,我家洞主前日得来一头神兽,因这兽的主人非同一般,定会前来滋事讨还,为不让其寻得此兽,故而请女菩萨相助,在贵庙中藏匿此兽几日,待吾家洞主除了此兽主人,定会重重相谢,如女菩萨有用吾洞主之时,定当效力。”
庙主闻听沉吟道:“我这小庙可没有保险之处,如被那神兽主人发现,吾等怎有护佑之力?如出了差错,吾怎担当得起?”
虎面小妖道:“这事不劳庙主操心,吾等只将这神兽暂放一时,贵庙位居摩顶,不易被生者发现,且又与“九老洞”近在咫尺,应绝对安全,庙主放心便是。”
庙主这才应道:“既如此,就把这神兽牵入庙后的柴房之中,自有我庙中人看管。”
那四个小妖欢欢喜喜,牵着小河马去了庙后柴房,将它拴在房内木柱之上,房外留下两个小妖守护,那虎面小妖便与另一小妖向庙主告辞,回转“九老洞”交差。
再说那树上的憨娃,将这一切看个究竟,不禁心中暗道:“看这庙主不似恶人,吾那小河马不致受害,就且在她这里住上一住,也还保险,待俺去那“九老洞”斩了那魔头,再回来救它不迟!”想至此,那憨娃纵身形从树上滑下,悄悄跟在那虎面小妖身后,往“九老洞”行去,这一路从摩顶往下行,当真是凶险不已,穿丛林,越濠涧,跳石崖,过溪流,把个憨娃累得气喘吁吁,周身酸痛,那大铁勺在肩上也越来越重,两条腿也迈腾不开,好不容易来到“九老洞”前,憨娃忙隐身在一处巨石之后,向洞口观望,只见那虎面小妖来到洞口,与把门的小妖一阵耳语,便进了洞门之中,不见了踪影。
好个憨娃,抖擞精神,肩扛大铁勺,迈大步向洞门行来,一边走还一边口唱山歌:
“童儿唱支拉翻歌,石磨把风吹落河,古井肚里下鸟薮,竹头尾上钓罢哥。
今个年头古怪多,哑子出来唱山歌,瞎子看到唔转眼,聋子听到笑呵呵。”
那守洞小妖一见憨娃,不禁大惊,忙上前拦住憨娃去路,喝道:“呔!哪里来的丑仔,竟敢闯俺这“九老洞”,当真不知死活么?”
憨娃漫不经心的走上前来,口中仍旧唱着山歌:
“因为想哥想到狂,入间打米打到糠,石灰涯话糯米粉,棺材涯话黄木箱。
你莫自称山歌王,俺的山歌比你强,三斤姜麻泡碗水,未曾尝到伢辣汤。”
待来到小妖近前,憨娃二话不说,猛然抡起大铁勺,左右开弓,但闻“啪啪”两声,两个小妖顿时翻身栽倒,憨娃上前探望,却原来是两只老鼠精。憨娃不禁暗中对自己赞叹不已:嘿!看来俺憨娃也是本领超群,这大铁勺一挥,妖怪便可一扫而光,待俺进这洞中除了这魔头。说着憨娃,昂首挺胸,迈着一双短腿,冲入洞门。一进洞中,曲曲弯弯行未多远,突见前方现出一座洞厅,十分宽敞,灯烛明亮,照如白昼,大厅正中有一巨石,发着蓝幽幽的光,玲珑剔透,巨石之上端坐一魔,你看他怎生模样:
皓首彰明洁净面,身型瘦长似灵猿。眼透金晶射凶芒,牙呲排齿胜钢钎。周身毛发赤如火,双臂一鼓磐石坚。足下红云飘荡荡,身后妖雾沉漫漫。阴森好比阎鬼王,煞气胜过森罗殿。
憨娃一见这魔头,不禁激灵灵打一寒战,竟有毛骨悚然之感,再看在他四周,密麻麻排列无数小妖 :
狮虎煞风凛凛,狼狈呲齿贪婪,熊罴庞大蠢猛,獾豹舞爪凶残,鹰鹫尖喙戳肉,鸡燕跳飞啄眼,鼬鼠蹿跃偷袭,狸猫剪尾撕面。
憨娃一见这阵势,那一腔豪气顿时泄了半边,心中暗道:“这魔头定然厉害,再加上这多小妖,凭己一人如何抵挡?”可此时已然身处魔窟,想逃避已是不能,这憨娃把心一横,装出无畏之态,在洞厅中傲然而立,将大铁勺柱地,对那魔头怒目而视。
那魔见了憨娃模样,也是一愣,口中发出一阵怪声:“呔!尔这丑仔,胆大包天天包胆,竟敢擅闯吾这‘九老洞’,难道不怕死么?”这声音嘶嘶刺耳,听得让人头根发炸,浑身鸡皮陡起。
憨娃稳稳心神,用大铁勺一指魔头高声喝道:“呔!尔是何方魔怪?竟敢在此抢占峨眉仙境,屠戮游人,擅居仙洞,擅作威福!吾乃如来佛祖传经使者,法名慧能,今日到此,是要除了尔这魔头,替天行道,还峨眉往日风光。”
那魔头大怒,喝道:“小的们,快快将这丑娃儿拿下,众小妖闻令,各摆兵刃,蜂拥而上,将憨娃围在垓心。好憨娃,毫无惧色,舞动大铁勺便开打,那些小妖怎是憨娃对手?顿时被憨娃杀得屁滚尿流,四散奔逃,那魔头一见,怒不可遏,跳下石台,冲到憨娃面前,探爪便抓憨娃面门,憨娃定睛观瞧,不禁心惊,原来这魔头竟是铜臂铁爪,憨娃不敢怠慢,急用大铁勺招架,二人战在一处,一场好杀,真是:
勺头乃是塑铁胆,铜臂源于精炉炼。凡夫乳子战古凶,好比兔鹰力殊悬。憨娃出自天蓬府,朱厌却是远古仙。慧能怒喊抖神威,魔头吼声震宇环。这个招招砸向顶梁门,那个式式爪撕大耳扇。
这魔头端的厉害,招招如闪电,式式更惊险,憨娃哪里招架得住,几个回合便已是浑身大汗,体软筋麻,无奈之下,憨娃只好虚晃一招,转身便逃,直往洞外奔去,那魔头哪里肯放,随后追赶。憨娃一个笨重的身子,哪里跑得快,方跑出洞口便被那追上,憨娃无奈,只得回身再战,几个回合便被那魔头一脚踢倒在地,爬将不起,那魔头上前挥铁爪便要憨娃性命,憨娃将眼一闭,暗道小命休矣,但听得“砰当”一声响,憨娃睁眼一看,只见那魔头已然退出一丈之外,自己身旁站定一人,一见此人憨娃大喜,却原来竟是自己的大叔父,齐天大圣孙悟空,在悟空身后还站立两人,一个手持钉耙,一个掌擎禅杖,竟是自己的父亲猪悟能和三叔父卷帘将军沙悟净。
你道这三兄弟如何到此?却原来悟空得到师姐黎山圣母传书,说师父菩提老祖要做千年寿诞,所有徒子徒孙都到“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为祖师庆寿。菩提老祖是真正的大能,他身兼儒释道三家的精髓,弟子遍布天下。他提出了四门之道:既术门之道,流门之道,静门之道,动门之道。唐僧师徒四人中,三藏隶属静字门,乃是休粮守谷,清静无为,参禅打坐,戒语持斋,或睡功,或立功,并入定坐关之类;猪八戒、沙僧都是通过炼丹成仙,猪八戒的师父或师祖是太上老君;沙僧的师父是赤脚大仙,故而他二人隶属动门之道,此是有为有作,采阴补阳,攀弓踏弩,摩脐过气,用方炮制,烧茅打鼎,进红铅,炼秋石,并服妇乳之类;按照悟空的性子,上述四道都学不来,菩提老祖只教悟空一些躲避三灾的方法,像七十二变和筋斗云;这样说来八戒与沙僧也应算作菩提老祖的弟子,故而与悟空同来给祖师庆寿。三兄弟一路行来,说来凑巧,途径这峨眉山境,见这峨嵋山一派荒景,召来土地询问,方知此地正被妖魔占据,三人便想离寿诞之日还有些时日,不如先除了此地妖魔再赶路。
憨娃不知,在那小庙中所见的的三个尼姑就是这三人所变,原本的三个尼姑已然躲藏起来,悟空道法略高,所以变得更像,而悟能、悟净本领差些,变得不是十分相像,稍有丑陋,只可惜那些小妖不能辨识,三人见了小河马,便知憨娃到了此处,虽不知那三个娃娃情形如何?但知这憨娃定不是那妖魔的对手,故而赶来相助。
且说那妖魔朱厌,正欲取了憨娃性命,突被铁棒击退,不仅大怒,定睛观瞧,不禁心惊,只见面前来了三个怪人,你看他等怎生打扮?正如西游记中所述,但见这个:
“身裹虎皮金堂堂,头戴王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一双怪眼如金睛,两耳过肩查又硬。尖嘴猴腮雷公面,心高气傲齐天圣。”
再看那个:
“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圆睛亮似灯。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身披一翎黄鹅撇,腰束双攒露白藤。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
那第三个却是不同:
“风姿奇秀肃萧萧,螓首膏发韵眉梢。面如桃粉鼻悬胆,翩翩周生目如刀。体束金带挂玉佩,头戴毡巾裹蓝袍。威风凛凛貌堂堂,身高八尺蜂背腰。”
这朱厌见这三人不同寻常,高声叫道:“呔!尔这三个夯货,哪里窜来?竟敢犯吾界地,还不报上名来受死!”
悟空闻听嘻嘻笑道:“好个不知死活的魔头,连你家孙爷爷都不识么?尔且听来,吾乃是傲来神州花果猴国,齐天大圣孙悟空的便是;这使杖的是吾三弟,卷帘大将沙悟净是也;那使杷的是吾二弟,天蓬元帅猪悟能是也。”
朱厌闻听大惊,但自持有些魔法,也未放在心上,却将铁臂一挥,指着三人道:“吾管你是甚么大仙大神,哪个先来送死?”
只见那悟能,心中大怒,为给憨娃出气,先就跳将过来。
那魔头一见是个俊美男子,不禁大笑;“就你个小白脸还敢与你家大王一战,真是不知死活,吾看你还是赶紧退过一旁,免得枉丢了性命。”
悟能闻听更怒,只见他将身形一晃,便现出了八戒的本相,再看他:
“碓嘴初长三尺零,獠牙觜出赛银灯。一双圆眼光如电,两耳扇风唿唿声。脑后鬃长排铁箭,浑身皮糙癞还青。”
那朱厌一见他变了摸样,也是心惊,八戒也不答话,抡耙便筑,朱厌举铁臂迎架。二人战在一处,一场好杀。战有数和,八戒渐渐不敌,只有招架之功,沙和尚见状,舞禅杖上前助战,十几回合,二人也战不倒这魔头,悟空在一旁着急,便也挥金箍棒加入战团,三人群战这朱厌,他哪里抵敌得住?但见他,突然一扬铁臂,竟打出无数火球,这火球沾身便燃,顿时三个人都浑身起火,唬得三人急忙滚落尘埃,才将身上火苗捻灭,但也都受了火伤,不敢再战,护着憨娃急匆匆逃离险地。那朱厌也不追赶,一阵狂笑后,收兵回洞,这才是:
憨崽误闯峨眉山,独斗魔王生死间。
幸得三圣来相救,却遇魔火烧伤惨。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