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七十年代女首富 > NB全村动起来

NB全村动起来(1/2)

目录

村口榕树下, 叶锦绣左边放着一个半人高的竹篓,右边挂着一块半米长的牌匾,牌匾上写着‘收腊肉’三个字。

早上时分,叶家村人来来往往,每一个出门干活的人都要经过村口, 但凡经过村口的都要瞄一眼榕树下的牌匾。

收腊肉?

这个时候谁家的腊肉还有剩?

那些家里没腊肉的人看一眼牌匾便匆匆而过, 那些家里还有半斤一斤腊肉的人则忍不住停下来问两句。

“绣绣小姐,我家还有两斤去年晒的腊肉条,收吗?”

来生意了, 叶锦绣拉起摇椅,笑眯眯道:“只要没发霉,没长虫的都收。”

“我家腊肉条晒得可好了, 你等着, 我这就回家把东西拿过来给你看看。”

叶锦绣的四方作坊今年招了不少工人,那些工人每个月都有近三十块钱的工资,兜里有钱人就有底气。

有些工人在半个月前花掉一半工资用来买猪肉和猪肠, 有人晒了十来斤腊肉, 有人晒了十来斤腊肠,还有人晒了十来斤猪头肉。

听闻叶锦绣在村头收腊肉,这些工人顿时坐不住了, 纷纷请人传信回家,让家里的老人们把自家的腊肉、腊肠拉到村口卖给叶锦绣。

还有些人家靠帮叶锦绣挖树、种树赚了不少钱, 比如说大牛家, 大牛家人口多, 能赚钱的劳动力也多。

往年他家是赚一分钱花一分钱,月月光,年年光,但今年不一样了,大牛妈折腾起了收购酸笋、笋干的生意,低价收购,提价卖给叶锦绣,每个月能赚四十来块钱。

大牛爸则跟着叶婆子的儿子们一起做木工活,虽然辛苦了点,但一个月也能赚十来块钱。

至于大牛和二牛,那就更本事了,兄弟几个每天东村窜,西村走,每个月靠挖树种树起码能赚五十来块钱。

如今,他家的存款足足有三百块钱。

这在以前,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家里有钱了,大牛妈做主买了三十来只鸭子回来晒腊鸭,晒了一个多月,他家大院里满满当当都是腊鸭和腊鸭杂。

听闻叶锦绣要收腊肉,大牛妈连生意都不做了,急急忙忙去村口找叶锦绣。

“绣绣小姐,我家今年晒了三十来只腊肉,六十来只腊鸭杂,能收吗?”

叶锦绣不爱吃腊鸭,总觉得腊鸭肉有一股骚味。

不过她不爱吃不表示别人不爱吃,想了想,叶锦绣问:“都干了吗?”

大牛妈猛点头:“都干了。”

她从竹篓里拿出一整只腊鸭递给叶锦绣:“你拿一个回去尝尝。”

叶锦绣掂了掂腊鸭的重量,很重手,起码有四斤。她把腊鸭还给大牛妈,指了指旁边的腊鸭杂笑道:“我尝尝那个就好。”

大牛妈乐得见牙不见眼,急忙把腊鸭杂塞给叶锦绣:“一个有点少,晚点我让大牛再送你几个。”

“行。”

大牛妈爽快,叶锦绣也爽快。

俩人站在榕树下聊了一会,最后叶锦绣决定把大牛家的腊鸭和腊鸭杂全都收了。

村里没有秘密,大牛家卖腊鸭卖了很多钱的事不到一个中午就传遍了整个叶家村,有了大牛妈领头,叶家村妇人们的心思都活络起来。

她们家虽然没有腊肉和腊鸭,但她们家有腊鸡、腊兔子、腊山鼠以及腊鱼。叶家村的妇人们纷纷提上自家的腊味去村口找叶锦绣。

只要是好东西,叶锦绣什么都收,什么都要,一时间,村口榕树比南镇还热闹,到处都是乌洋洋一片人。

叶锦绣从早上收到晚上,一共收了五百多斤腊味。

她这次没喊虚拟买家吴老板上门收货,直接把五百斤腊味全部上传到淘宝店,统一定价五十块钱一斤。

现代

筹备了一个月,周美人私房菜馆正式开业,开业当天,气球做的鞭炮爆了五串,整个私房菜馆门口噼里啪啦的响个不停。

周美人私房菜馆在中午时分开业,周美人一共准备了五道拿手菜,当私房菜馆的门被打开,她重重吐出一口气,站在门口等客人上门。

半个小时过去,没有人来。

一个小时过去,还是没有人来。

两个小时过去,依然还是没有人来。

她从中午十一点站到下午三点,始终没等来一个客人。

周美人的心态崩了,但她不想放弃,不想认输。中午没客人没关系,她还有晚上,晚上没客人也没关系,她还有明天。

下午四点钟,她给李艳娥去了一个电话。

“李姐,我是小周,您晚上有空吗?”

“有空,你找我有事?”

“也不是什么事,就是我的私房菜馆开业了,想请您过来吃晚饭,您有时间吗?”

“有有有,我正愁晚上不知道上哪吃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