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章(2/2)
午饭很丰盛,八菜一汤,有荤有素,但是放在尚书家里,却又算不上过分奢靡。老太太自然坐在主位,茴娘和芙娘对坐,又有大姨娘在一旁侍候着帮老太太布菜,三人安静地吃完了茴娘这一世进京之后的第一顿饭。
秦孟远虽然是近十余年内京城里的新贵,但是无论是他出身的秦家村,还是老太太当年的娘家,都算得上是陕地大户,教养孩子也很重视规矩,无论是秦老太太,还是芙娘,都吃相文雅。而老太太看着茴娘的举止有礼,心里也很满意:只要这个孙女没被养成那些上不得台面的村女,自己就愿意稍微回护她一些。
其实,儿子的这两个媳妇,老太太说不上对哪个不满意——白氏没能生出儿子,难道魏氏就生出了儿子来?要说在老人家最看重的一点上,两个儿媳妇是谁都不能让她满意的。外面的事是男人们的事,老太太不懂,只能事事都听由儿子做主。但是前些年家里妻强夫弱——当着自己的面魏氏做小伏低,但是在他们自己院子里把自己儿子磨搓成什么样子她不是心里没数。
但是没办法,魏氏的亲娘是大长公主——说一句话连皇上都不敢不听,亲姐又是贵妃——枕头风更是好用,她一个不懂政事的老太太,又能怎么办呢?只好在家里,尽力护住自己的长孙、长孙女,似乎只要护住了这两个,在和魏氏的对峙中,她就多少保留了一点胜利一样。
对于茴娘,其实老太太的心态也是如此:如果自己能在魏氏面前多少回护一下这个孙女,那似乎也就多证明了一些自己的价值。
只要她不要那么上不得台面,只要她听话……老太太看向茴娘的目光,审视中带着些温存。
***
吃完饭,又对坐着喝了半碗茶,老太太才起身。刚往外走了一步,又停下来回身看向两个孙女。
秦家人想来有午睡的习惯,老太太和芙娘都要回卧房睡觉,那么茴娘的安顿就成了难题——先不说老太太还不知道茴娘要不要睡午觉,就算睡,又让她在哪里午睡呢?
老太太正犹豫,芙娘却瞬间懂了祖母的顾虑,她主动开口,“让二妹先去我屋里歇一会儿吧?”
看着自己从小教养长大的大孙女,老太太满意地一笑,“好,难得你们姐妹第一天见面就这么投缘。”
其实和大姐投缘不投缘,茴娘也还不知道。但是她明白自己现在处境尴尬,也就从善如流地答应下来,甚至主动牵住了芙娘的手,姐妹两个手拉着手出了堂屋,沿着抄手回廊外的小门进了西偏院。
西偏院是个小小的跨院,北面是一明一暗两间瓦房并一间小耳房,西面的两间厢房也是一明一暗,另外南面两间小小的倒座房,隐约能看到有穿着打扮像是小丫鬟的人在里面走动。
因为西偏院和老太太的主屋距离近,芙娘去祖母屋里的时候向来不带丫鬟,姐妹两个一进院子,就有两个丫鬟从屋内迎了出来,一边用好奇的目光看着和自家小姐牵着手、穿着朴素的女孩子,一边道:“姑娘,您回来了。”
芙娘“嗯”了一声,又指了指茴娘,“这是二姑娘。”
两个丫鬟的眼中瞬间露出一股了然。虽然之前没人见过,但是秦家的下人们一直都知道,府里是有一位“二姑娘”的。只不过早些年呢,二姑娘是“至纯至孝,在老家侍奉生母”,到后来就变成了“至纯至孝,在老家为生母守灵”。久而久之,二姑娘的身上就被打上了两个印戳:“至纯至孝”,还有“老家”。
“二姑娘。”两个丫鬟同时福了福身子。
“这是我屋里的两个丫鬟,玉竹和玉桂。”芙娘牵着茴娘的手往屋里走,又随口吩咐,“今儿二姑娘在咱们这儿午睡,你们去打一盆水来,再去找一件赶紧的新睡袍。”
茴娘默然不语,她任由芙娘牵着,又悄悄环视芙娘的卧房。这间屋子她上一世也曾来过,不过那那时她和芙娘关系一般,来过一、两次,也是在芙娘将要出嫁的时候,屋里的东西大多都收到了箱笼中,这还是她第一次见到这间屋子主人还在时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