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弄堂口(2/2)
很快,我转入一条步行街中,所有的店铺都已经开门营业,行人也渐渐多了起来。每一个人都行色匆匆,这是大城市的生活节奏,好像浪费一分钟,他们这一整天就会损失很大一笔财富一样。
我有意识地慢下脚步来,因为我实在不想融入他们的节奏之中。我拉着黄鼠狼,来到一间早茶店之中,那货闻到了食物的香味,终于不用我提醒他,他已然清醒了过来。
我摇了摇头,道:“我真是服了你了,在街上都能一面走路,一面处于浅层睡眠之中。”
黄鼠狼根本没有理我,自顾的拿过菜单,点着早餐。
吃过早餐后,我们穿过一个公益,沿着干净的小道,经过几条横巷,终于来到了一个胡同口。
在最前面的那套房子的墙上,以很多种颜色的油漆,写着“惠安巷”三个字。其实准确的来说,这根本不是什么胡同,也不应该是小巷子,把它叫做“弄堂”,我想会更符合这里的居民形式。
这种居民形式,其实多见与上海,而非海南。
弄堂,是许多上海人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每逢夏季来临,弄堂中便时时可见一支支乘凉的大军。
那些家中住房条件困难,通风设备较差的人家,早早地便将草席、长凳、躺椅、竹塌搬到自己所住的弄堂口,用凉水冲洗一阵,然后怡然自得地坐在那里乘起凉来。许多在弄堂里开小商店的,则将自己店门前的排门板卸下,搁上两条长凳,充当乘凉的用具。
此时的弄堂内,成了一个热闹、嘈杂,充满各种人情世态的世界。老人们大多是静静地躺在竹榻、睡椅上,睡眼朦胧地摇着扇子,小伙们则大多是打牌斗棋,或者与朋友们聊着一些有趣的故事。妇女们大多是在草席上嗑着瓜子,一边做着针线,一边哄着孩子睡觉。顽皮的小孩子们,则大多是在弄堂里奔逐嬉闹,寻找自己的乐趣……
我们沿里弄向前走着,在快到结尾的时候,我们看到少年说的那间房子。这时一个妇人推开了门,从镶钉在墙上的牛奶箱中,取走了两瓶牛奶,我连忙上前问道:“你好,我想知道居住在这里的一个少年,他叫小三子。”
那妇人从头到脚打量了我们两人,就推开了门,以下巴尖指了指楼梯下面,也没有说什么,自顾上了楼去了。
我跟了过去,先把门给顶了一下,等黄鼠狼过来以后,才一起走下了十几级楼梯。我心下疑惑,小三子的奶奶留给他的是一个地下室么?
我们下完了楼梯之后,只看到在走廊的尽头,有一扇门,我们在那门上,敲了几下,但是并没有人应门。
黄鼠狼将耳朵贴在门上,听了一会,又敲了几下,这一次,我们听得门内,传出了一个很粗暴的声音,极其野蛮地喊着:“敲什么?”
我呆了一呆,那是一个男人的声音,不是我自夸,一听到这样的声音,我就知道,那个人其实几乎没有文化。听“阿幼”讲,小三子平时是和他的姐姐住的,她算是一个相当美丽的妙龄女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