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皇帝独断立李恪为太子(2/2)
此时看到自己三哥跟随父皇登台,李治心里升起不好预感,忍不住转头看向国舅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正好也看向李治,用眼神示意他稍安勿躁。
李恪走到三级高台第二层停下,站立在二层左侧小平台上,齐公公站在右侧小平台,还有几个太监站在高台底部四周。
“皇帝陛下万岁,陛下万寿无疆,仙福永享。”众文武鞠躬三拜。
听到这句祝词,李恪忍不住扯了扯嘴角,这还是那年见太上皇时他率先使用的。
“众爱卿平身,赐座。”皇帝挥手赐座。
“谢陛下隆恩。”众文武起身归位,在两侧几排太师椅坐下。
宋以前君臣地位相对平等,大臣无需向皇帝行跪拜礼,只要鞠躬参拜即可。
唐朝时官员上朝是坐在两侧论政,之前没太师椅是跪坐在软垫上,有太师椅后以更舒适的坐姿坐论朝政。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齐公公高声宣布早朝开始。
“陛下,不知北王殿下是何时进京的,可有陛下的旨意?”左侧一位官员起身看了眼李恪拜问。
“北王是朕下旨召回的,昨天傍晚赶回京城。”皇帝出声解释。
“既然北王殿下是奉旨进京,那臣就没话说了。”那位官员一拜坐下。
“陛下,不知陛下忽然召北王回京,所为何事?”另一位官员起身拜问。
“朕再三思量后,最终觉得北王才是储君最佳人选,所以朕前几天派人秘密召回北王,就是想让他接任太子之位。”皇帝大声回应。
“陛下,臣觉得此事不妥,北王非陛下嫡子,不立嫡立庶有违礼法,晋王为皇后所出嫡子,当立晋王为太子。”这官员当即表示反对。
“陛下,臣等也觉得立北王不妥,还请陛下立晋王为太子。”又有不少大臣起身支持晋王。
“晋王,可有话说?”皇帝看向李治问。
“呃~,父皇,儿臣无话可说,儿臣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大臣支持。”李治有些紧张的起身回话。
“朕想立北王为太子,你就没什么要说的吗?”皇帝看着他再问。
“父,父皇,既然想立三哥,肯定是觉得三哥比儿臣更适合,与三哥相比儿臣确实不如,立三哥为储君才是大唐之福,儿臣谨遵父皇旨意。”李治眼神闪烁了下低头拱手回复。
“嗯,为善能怎么想,朕心甚慰,人贵自知,你能明白朕的苦心,很好。”皇帝微笑赞许。
“陛下,您如执意立北王为太子,将来大唐必乱起于此,还请陛下三思。”有大臣在长孙无忌眼神示意下起身进谏。
“陛下,您忘了北王身上,有一半前隋皇室血统,立北王为储君,您就不怕大唐三代而终,前隋复辟吗?”又有一位大臣起身劝谏。
“笑话,本王姓李不姓杨,你以为本王会像你一样愚蠢,放着大唐皇帝不当,去复辟已经灭亡的前隋,愚蠢如你是怎么混进这座大殿的?
父皇,还请下旨彻查此人过往,看是否有人徇私舞弊买官卖爵。”李恪冷笑回怼,随即转身请求彻查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