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考取功名(2/2)
吕公闻言后,不紧不慢道:“谁说亭长不能参加科举的,只要有推荐信走后门参加是没问题的。”
刘知秀闻言后,不太确定的问道:“推荐信真的有用吗?不怕上面的人查出来吗?”
“老夫有四五个门生都到那里做的官,在咸阳有几分面子,他们会帮我解决问题的。”
吕公在咸阳也有一定的名气,有自己教的六个学生都做了五六品的官,动用关系不成问题。
用推荐信走后门这种操作,由于世家大族势力还很强大的原因,彭宝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暗中收起门槛的回扣特意加价,从而给朝廷增加税收,就像是唐朝的科举是一个回事。
刘知秀见吕文的神情不像是在说假话,而且信心满满,便回礼感谢道:“多谢吕公。”
吕公笑着说道:“你就等着消息吧,一会儿就来拿推荐信就行。”
“诺”刘知秀说了一句后,便拱手离开。
吕雉这时候推开房门,听到了里面的一切,很不服气,对刘知秀又憋屈,又感到不值的说道:“爹,知秀他最近的表现你也看到了,易小川和刘季是个什么东西显而易见。”
吕文讲解道:“刘季和易小川我知道,老夫当时瞎了眼把你差点推入了火坑。
刘知秀有能力是有能力,经济条件也不错,但就是没有功名,若你下嫁过去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耻笑,老夫一把年纪是不在乎,倒是你我有点担心。”
“雉儿不在乎这些,我只看好知秀哥。”
吕雉表明的态度,现在明白谁才是应该值得自己要找的另一半,是一口要吃定的刘知秀,所以拦不住。
吕文见自己女儿是在生自己的气,只好话风一转解释道:“雉儿,你也看到了,刘公子也答应我的提议去咸阳科考,他有如此才华和本事必然会得到有所的功名。”
名门望族嫁女儿大多就是一个亲情投资,刘邦这个有些门面,可以靠着祖上的光辉混入贵族的圈子,
而刘知秀是个草根,没有祖上的光辉那起码也要有些功名上个秀才之类的,这样才能有入局最起码的门票,不然本事在厉害也是打水漂。
就像是现在去大公司应聘,去考公务员最起码也要是985,211,管他学历是真才识学还是关系户,你首先也得要有才对。
吕雉吐露出心声,把自己生气的原因说的出来:“爹,雉儿就不明白了,刘季求亲时你什么要求都不提,要我嫁给他。
知秀这种优秀的人,你就提又多又高的要求,未免有些过分的吧。”
吕文把现实问题说出来,解释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没有身份和地位在这社会会寸步难行。
刘季虽家道中落,但他好歹祖上可查,也是确确实实的贵族名爵,可以挡挡身份。
刘知秀他什么都没有,甚至要不是张良,李祥这种有些地位的地头蛇,他一个外地人连酒店都开不了。”
吕雉接受不了吕公那冰冷的现实,也不明白,单纯的认为吕公就是瞧不起刘知秀,按门第观念来说是,为自己看上的人选择了和父亲大吵一架。
刘知秀其实并没有离开,而是在暗中倾听的这一切,心里暗暗道:“吕公说话难听,然而却不无道理。
要想站在历史的舞台上,平台是最重要的一环,上面的人用你,你有可能是个人才,上面的人不用你,哪怕你是天之骄子,戚继光,卫青,徐达,你也只是一个废材。
不过也没关系,考没考上无所谓,只要阿毅变成真正道的蒙毅比什么都强,吕雉也是手到擒来。”
吕公这种做法倒也不能怪他虚荣,而是这个社会本来就是讲究门第观念风气。
一个制度的出现就可以改变整个社会的风气,那也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就像是出的科举制度的隋唐,到最后还是要靠五家七姓这种攀关系才能当上官,直到一个落榜生的出现,才扭转了这个极其讲究家世的观念。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