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节 搬山道人 邵元832年2月28日(2/2)
恰好当天一个大汉拖了一车的木材来到城内销售,看到这个告示。搬山道人?我前些时,见到那几位不就是搬山道人吗?但是搬山道人救了我,要不是他们几人打退了山狼,我可能已经被山狼要了性命,我不能在没有得到恩人的允许下,私自告诉别人他们的行踪。
但是,家中老母生病,无钱买药,又急需这一千两银子。于是这大汉想了一会,怕暴露自己引起麻烦,便把一封信件交给告示旁站岗的卫兵,让其把信转交给雪魂大人,人就离开了。
吴天罗接过卫兵拿过来的信,哦,这是一名线人的信,他知道搬山道人在何处,但不方便说。
吴天罗考虑再三后,还是先把那个线人找到问个清楚,这件事就交给武生和马啸风,问清楚搬山道人仙居何处后,再去寻找搬山道人。写一封诚恳的信,阐明中原危机,魔族将要统治三界,三界大战一触即发,把这封信转给线人,最后递交给搬山道人手中,搬山道人自然会来。
两人出了精绝城,一路向东北而去,精绝城正北是天山山脉,天山的正北是已经灭亡的西谷国(西谷国目前被魔族屠城,魔族将城中所有战略物资抢劫一空,离去,流下了空荡荡的鬼城——西古城。由于精绝国与西谷国之间是高耸入云的天山,因此西谷国虽然被魔族屠城抢劫,但对精绝国没有任何影响)。
这里的树林茂密,城外是一片肥沃的田地,依靠天山雪水融化形成的小溪,浇灌着农民的田地,这里是一片田园风光。农民在城外辛勤劳作以供养城内所需的粮食,而城内的集市每两天开市一次,农民可以拿着自家的农产品到集市中换取生活必需品。一旦发生战争,这些城外的农民就逃到城内躲避,战乱过后再出城继续耕营。
精绝城东北方向,有一个小镇,名曰北河镇。其实就是一大群农民聚集到一起,而建立的一个小镇,建立还不到一百年,有一百多户人家。
两人策马在小道上,可以欣赏小道两旁的田园风光,道路两旁都是茂盛的麦田,有三三两两的农民在田里劳作。
武生跑到跟前向一位大爷问道;“大爷您好!请问北河镇离这还有多远啊?”
“哦!你们去北河镇啊,我就是北河镇的人,你们顺着这条小路一直向前,会穿过一片竹林,竹林的镜头就是了。”
“谢谢你,大爷”
武生和马啸风顺着这条弯弯曲曲的小路向前,不远处果然看到有一大片的竹林,此时冬季刚刚过去,刚过了立春时节,竹林堆满了落叶。又走了半个钟看到有个界碑,上面写着:“书香门第,北河镇”
“哦,北河镇还是个重视读书育人的地方!”武生道。
在竹林尽头,立着一块写有“北河镇”青色大理石的牌坊,穿过其中,便进了北河镇。一百户人家的小镇,都是居住着淳朴的农民。
武生拿着描绘线人面貌的画像,询问街道旁的村民,众人都说没见过此人,这种情况出乎预料。
“或许这个人很少和镇上的村民来往,因此知道他的人不多,我们在去前面探听一下。”马啸风对二师兄说道。
武生点头肯定,两人继续寻找,从街道的一头一直寻问,即将到达街道的另一头。
两人有些失望了,不就是一个线人嘛,当初他留给吴天罗的信,写了自己住在北河镇,可如今二人来寻找,却无法寻到,没想到这个任务的第一步都这么困难。
就在二人疑惑发愁时,“二位,一听口音是外地人,是城里的吧?”
说话之人是一名身穿灰衣的青年,一副农人的打扮。
“我们是精绝城里来的,在镇上寻找此人!”说完,马啸风把画像拿给青年观看。
“哦,精绝城,原来是武备城的。你们都是高雅之士,我们就是农民。这……这,这画像是我堂哥啊,难道是他犯了事,你们是来抓捕他的?”青年有些惶恐地问道。
“不要误会,我们是有求于他的,事后还有重金赏谢”武生忙着解释。
“哦,那就好。二位官人,实不相瞒,他是我堂哥,名叫曲三,平常不在镇上居住。”青年人说道。
“哦,那正好,快带我们去寻找他,我们有急事找他帮忙”马啸风急切地说道。
青年带着师兄二人去寻找那个线人,一边行走,一边讲述线人的一些故事。
原来北河镇是一个特别的小镇,镇子崇尚读书育人,有自己的学堂,教授八卦五行,人文兵法。
曲三原本也是读过学堂,可是三年前,他就变了,处处宣传读书无用论,与镇子上的人发生冲突,最后被族长赶出了小镇。曲三原本不姓曲,姓付,叫付三。可就在三年前遇到几个人后,整个人就变了,在镇子上到处说:“自己叫曲三,不叫付三,谁在叫他付三,他就跟谁急。”
原来是他遇到了世间少有的几个搬山道人,付老三从小痴心于搬山道人的故事,一心壮志不灭,希望今生有所作为,可是由于自身的才学不够,不能够很好地领悟神术的内涵,因此虽每天勤加苦练,但进展缓慢,让他对自己深深怀疑,也认为自己不是练武的料,本已经决心做个砍柴为生的农人。可就在三年前,付老三在枯木山深处砍柴时遭遇数十匹山狼围攻,虽然他的砍刀锋利无比,但是在群狼的围攻下,逐渐败下阵来,就在狼王咬向他喉咙的瞬间,太虚真人出现,手中拂尘一挥,群狼便散去了。
付老三见到了世外高人后,心中对武学的痴迷又被点燃了,一定要拜太虚为师。太虚本过着游仙一般的生活,不愿参与世俗之事,没有答应他。
不过看到付老三的真心,太虚还是为他指点了一二,重新阐述了神术的真正内涵,讲述了平民如何通过体术的修炼来转化成神术,听了太虚的开导,豁然开朗,又重新点燃了他习武的念头,于是对太虚真人佩服得五体投地。最后改了名,随了太虚真人的姓,姓曲了。
曲三想追随太虚真人,一道做搬山道人,没答应。于是,曲三搬去了小镇北边的枯木山上居住,远离人群,自己过上隐居的生活。
三人穿过北河镇,沿着一条弯曲的山路一路向北,刚下完雨的缘故,地面湿滑,山路并不好走。山间是大片的竹林,小溪潺潺而过,山中安静异常。
枯木山并不高,最高五百米,但是面积很大。因刚下完雨的缘故,山顶云雾缭绕,好似仙境。
来到这里青年便不愿意再往上走了,说道:“二位,曲三不喜欢我告诉被人他的行踪,我就在此告别了,二位顺着这条山路,直通山顶,遇到一间茅草屋,那便是曲三的居所。”师兄二人谢过青年后,顺着山路继续往上走。
穿过这片竹林后再往上走,就是一片阔叶林,树枝已经有星星点点的绿芽,看到这种美丽的场景,马啸风想起了六年前师兄二人来到枯木山打山狼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