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上学读书1(2/2)
可是目前,他尚未有机会深度介入中枢斗争。
他只能等,等到信王妃收拢的这一拨人形成新的“朋党”,取代旧党,获得话语权。
或者等信王妃和韩胜子勾画良久的“钱庄”,如他们所愿的那样,成为朝廷真正的心脏。
这是朝政一面的事。
家业方面的事也不少。
奉德公府那面,小鸾已经将承嗣掰扯清楚了,袭爵是大公子,今年的考较多半不会太为难他。
袭爵要降等,而且没有实权。
这个爵位最大的意义是进宫面圣的权利和国公府那么多的产业的实际掌控权。
对小鸾来说,还有个借机给她爹撑腰的路子。
她爹在外征战,又苦,又危险。现在的还好,皇后记着她的好,答允她照拂她爹,那位帝王眼里有她爹,心里有边关。
然而下一位,下下一位呢?
她爹还不到四十,若是战事顺利,还能杀十几二十年,杀不动了要考虑养老和虚衔荣誉,老了还要琢磨身后事,她还有个哥哥……
她爹心事简单,她哥哥头脑简单,她准嫂子也没那么多心眼,所以她自己决不能简单啊!
袭爵,她家丈夫身体不行,说不定还没袭上就没了,她主动让出,换取更大的利益。
那么她能换到什么呢?
首先是爵位。像奉德公府这样,在皇后被册封前就有爵位的人家,不袭爵的子嗣并不是说就是平民了,根据他们在皇帝陛下心中的重要程度,到了成年或分家或死亡的时候,多少都能赚个虚衔。
那么柳四公子能分到个什么样的爵位呢?按制他作为第四子,大约是个三四等大夫的头衔。
小鸾让了一步,皇后和奉德公私底下允诺,会给四公子提到一等大夫的品级。小鸾会获得三品恭人的诰命。
但是这不够,远远不够。
她需要更大的爵位,不,她需要实权。
只靠着皇后的喜欢,提到一等大夫——便是公侯又如何!没有实职实权,不过面上光,究竟办不得一点事。
可是四公子体弱,一年有三个半季节都缠绵病榻,只有春末夏初、夏秋之交尚可出门走动,如此情形,连考较都无法参加,虚衔尚要看皇后的面子,谈何实权。
爵位之下,是家产。
向者为表诚意,国公府几乎倾其所有求娶小鸾,所以小鸾的嫁妆有半个国公府那么多,且都是可以腾挪的财产,尽在小鸾手中。
小鸾进府快两年了,从稚嫩到如今的雷厉风行,国公府的产业被她彻底肃清一次后,至少现在各处都能“多有进项”。
前头三家自认连进货单子和农时都不了解,接不下这个担子,索性放开手,大家高兴。
国公府的根基是祖田祭田,那是小鸾动不得的,由大宗族长掌控。不过这些都是只能加不能减的东西,每年躺着拿收成,天给多少人收多少,大富大贵是没指望了,却能保一个家族绵延。
国公府还有一些产业,大公子和大少奶奶实在打理不来,说好还是交给小鸾打理,相对的,老大家和老四家约好,分家后老四一房的花销,从公中支出。
老二和老三两家得知后,回家关着门商量,觉得自己尚不如老大聪明,老大都让老四家的来,他们咋能觉得自己行呢?
离府但不离事,算是小鸾主动让步换来的好处,也是她最大的底气。
通过掌控国公府的家业,小鸾继续介入国公府的势力,招募并操纵国公府的门客幕僚,乃至支使国公府的亲族。
然而小鸾觉得很危险。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