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本宫贤良淑德 > 第二百五十九章 哀伤

第二百五十九章 哀伤(2/2)

目录

“原来你在担心这个。没有怪你的意思。咱们的根本目的,就是防着那两家合起伙来对抗咱们,叫她去联姻——什么联姻,说得好听,根本就是和亲,是为了这个,打西口,也是为了这个。我听陛下的意思,打下来,比和亲还好。和亲呢,主动权在人家手上,漠西非要和咱们作对,派一百个公主都没用,都是人质。打西口呢,一步到位,化被动为主动。没有婉儿的主意,打下北莎原,要付出的代价太大,根本不可行。正因为有了这个主意,咱们白得了关口险隘。咱们的目的,超额达到了。既如此,何来你的不该呢?”

皇后也参政,外面的事大略都知道,武将兵事知道得少,但是听了这么久,该明白的早就明白了。

北莎原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地方,而是一个改变主客攻守之势的关键。

在这个前提下,没了个女儿固然伤心,也就是伤心,接到消息哭一场,哭完马上要决定给公主的谥号、葬礼等等,每一次送走孩子,都是这样的,李清婉并不特殊。

她送走的子女,实在太多,伤心不过来。

皇帝陛下立住了的孩子有四十来个,就这立住的四十个,到现在又死了十几个。若算上没生下来、没序齿、没立住的,皇后都不记得有多少孩子消失在宫廷里,起码也得一半多吧。

如果没了一个就伤心欲绝,她早就心碎而死了。

巫明丽掏出小手帕擦了擦眼角,小声道:“虽然是这样,公主不上去,那仗也能打。我这心理啊,就不是滋味儿。本可以两全的。”

“你心里不是滋味儿,那让西军总督和都护府怎么想?这场仗还是兵部侍郎计划的,他岂不是得以死谢罪?你放宽心吧……噢,你进宫不会就是因为觉得愧疚,懊悔,害怕?”

巫明丽立刻从各个备选策略里拽出一条思路,往上引:“都有。我不该教她那些的,昨儿我都恨不得跟她去了。娘娘这么说,我才觉得好受了些。”

皇后想明白了巫明丽在难受些什么,宽慰两句,又嘲笑她“杞人忧天”,是她撺掇的不假,但是她又算不到昆仑山西口的暴雪来得那样突然,更算不到李清婉会亲自带兵去抄家——既定的行军计划里,哪有“公主”这个角色!

巫明丽被宽慰得好些了,由宫女们扶下去重新扑脂粉再送回来。

皇后又问:“陛下快要打发人来告儿一声了,你求见陛下,也是为请罪来得?”

“那倒也不止。还想问问,公主身后事怎么办。小罗将军给我的书信上写了一件事,我不知道外面的书信上写了不曾。”

皇后想了一会儿,道:“想不到什么事,你先说。”

“小罗将军转述西军先锋存活的几个士兵转述的十四公主的话,说是,在攻城前,公主和先锋队长、西军的一个军官,名叫凌劲的,说,打下北莎原后,公主想驻扎在那里,并将凌劲招为驸马。”

皇后皱起了眉头:“岂有落叶不归根者!”

“媳妇儿的想法,不如就在北莎原起公主陵。有几个好处:一则,北莎原有了公主陵,以后那里的守军心里有个切实的念想,公主尚且马革裹尸,他们难道能比公主差?他们难道不该好好保护公主?二则,给凌劲一个名分,公主在那边儿也不至于寂寞。公主的婚事颇为难了两年,难得自己开口要娶意中人,何不让公主称心如意?三则,公主既薨,必得有人对此负责,凌劲首当其冲。可是呢,凌劲也牺牲了呀,不赏反罚,岂不让人心冷。但若叫他以驸马的身份与公主合葬,享供奉、香火,相当于赏了勋爵和未来,合适的。”

皇后琢磨片刻,道:“等会儿看陛下的意思罢。”

-----

(补充说明:其实女主和时代最大的区别不是一些比较超前的观念,古代聪明人多了去了,未必不能有相似的观念。但是有一种态度在古代很难形成:女主对武将、士兵的友善态度。

古代的行伍和现在的完全不是一回事,真正的古代人除非自己就从军或者亲友从军,否则提到兵卒乃至将军往往没什么好话(工具人是武将那一挂的)。原因么我个人理解有两个,一个是因为生产力水平导致的必然重文轻武、整体社会地位问题;一个是因为古代的兵和匪区别并不大。古代军纪严明的队伍很少,最出名的应该是岳飞。

岳飞能做到军纪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和他本人高超的经营(挣钱)手段有关,没有岳飞那个能力还要养兵的话,黑色收入就必不可少。王朝末年出现的“贼过如梳,兵过如剃”情况,在盛世时照样存在。所以我个人感觉,当前我们和我们父母祖父母辈对军人的好感建立在现代的基础上,这种态度在古代非常非常非常难形成。岳飞治下另说。岳武穆千古。)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