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鸡丝凉面(2/2)
那头温仲夏歇了没一会儿,又马不停蹄地动起来,为下了课的学生们做吃食。
果然如她预想的那样,鸡丝凉面很受欢迎。
大中午的,温度更高了,谁不想吃口清爽的?
尤其是这鸡丝凉面,凉爽开胃,又鲜又香,吃完心情都舒坦了不少。
“吃慢些,小心噎着。”温仲夏看着秦迁恨不得把头埋进碗里,好笑地提醒他。
秦迁一口气连干了大半碗,才放缓速度。
“温娘子,你不知道,这半天杭博士老盯着我,弄的我是胆战心惊。”
明明他和曾年一起被罚了,但好像更针对他。
说完秦迁还左右看了看,生怕杭博士又突然闪现。
有心理阴影了。
温仲夏笑道:“怕什么,他又不会无缘无故罚你。”
“唉,主要是那篇端午长赋,我至今才写了三百来字,已然快憋不出东西了,愁死我了。”秦迁连连叹气。
他就是怕杭博士会突然要他交功课。
温仲夏想了想,她虽没写过长赋,但上辈子也是从各种作文、论文里摸爬滚打二十多年过来的,于是便提了点建议。
“你不要只写当天看龙舟竞赛,要往前写。”
“怎么个往前?”
“从你小时候过端午节开始回忆,感怀一下童年,说一说你家乡过端午的特色,再写东京的不同,然后是对这次龙舟竞赛的期待。”
温仲夏乌黑的眼珠子边想边转个不停:“去的路上所见所闻写一写,到了金明池,风景、游客、小贩都可以写,比如我卖的冰镇凉水,不值得写上一句嘛?”
秦迁嘴角逐渐上扬:“太值了!”
“竞赛的过程、结果、感悟,写得详细些,再多多用比兴啊、拟人、排比、借景抒情等手法,光看着就能唬住人了。”
“说的太好了,还有吗?”
温仲夏思索了一下道:“最后结尾记得升华主题,不要拘泥于一个节日,而是表达你的人生理想或者远大抱负,这么写,想来便不会出什么大错了。”
“妙极!”秦迁猛地一拍掌,神情激动,“温娘子,听你一席话,真是令我茅塞顿开。”
此时此刻,他忽然文思泉涌,脑子里涌现出一大堆画面,迫切想要化到笔下。
秦迁把剩下的面几口嗦完,他得赶紧回去写,不然一会儿画面就消失了。
“对了,那个赌船最好别写上去,我怕你们杭博士越看越生气。”温仲夏又叮嘱了一句。
秦迁笑着摆摆手:“温娘子,这点眼力见我还是有的。”
就在这时,身后突然响起“啪”的一声。
温仲夏扭头,原是一个学生手里拿着的瓷碗不小心脱落,摔在地上碎了。
这个学生也是食摊的常客,叫郑觉。
徐袖马上提着扫帚过来:“唉都碎了,客官要不用我们的碗吧?”
那个碗是他自己的,应当是想买面,带回斋房吃。
郑觉神情呆呆的,浑身莫名抖了一下:“不用,我,我不吃了。”
说完失魂落魄地匆匆走了。
温仲夏不明所以,也没多想。
“温娘子,等我写完了,一定拿来给你过目啊。”
秦迁离开前丢下这句话。
收摊后,温仲夏到杜宅接人。
老实说,好几个时辰没见,还真是想小家伙了。
然而见到温孟冬后,她有些懵了。
“你们?”
小弟身后跟着六个差不多大的小男孩,全都眼巴巴地望着她。
他们还七嘴八舌地问候她:“温姐姐好。”
温仲夏挑眉一笑:“你们好。”
谁知温孟冬看上去颇为紧张,一把抱住温仲夏的胳膊,大声强调道:“她是我的阿姐。”
温仲夏摸着他的幞头问:“怎么了?”
其中一个高高胖胖的男孩儿站出来:“温姐姐,你做的蜜汁猪肉脯好好吃。”
温仲夏有些明白了,这些孩子被蜜汁猪肉脯征服了。
不意外。
伍方这小孩儿说话很直接:“温姐姐,明天还能吃到猪肉脯吗?”
“没了,就做了那些。”温孟冬道。
温仲夏笑道:“以后有时间我会再做的,我还会做别的零嘴,到时候让冬儿请大家吃。”
几个小孩儿顿时乐开了花。
“温姐姐,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我们的大姐,”伍方拍拍胸脯,“温孟冬是我的小弟,在这里我护着他,你放心。”
温仲夏笑出声,这小胖孩儿怎么说话像混道上的?
“你们是冬儿的同窗,自然也算是我的小弟弟了,”她笑着说,“有机会上我家里来玩儿,我给你们做好吃的。”
说这话时,温孟冬抱着她胳膊的手越勒越紧。
“现在去不行吗?”伍方问。
温仲夏:……
你这还真是一点都不客气啊。
“今日恐怕不行,你们要去需得到父母长辈同意才好。”
伍方表情瞬间失落下去。
另外有个小孩儿说:“那等下回我禀告母亲,再去温姐姐家做客。”
“好,随时欢迎你们。”温仲夏笑道。
伍方走之前,拍了一下温孟冬:“七弟,明儿见,我也给你带好吃的。”
温仲夏噗嗤乐了,七弟又是怎么来的?
她领着冬儿和杜先生道别,才离开杜宅。
回去的路上,问了一下,她才搞明白七弟是怎么回事。
“看来你们第一天相处得还不错。”
温孟冬却鼓着脸,闷闷不乐道:“阿姐,你可不可不要认他们当弟弟?”
“为何?”
小家伙垂着头说:“因为你是我的阿姐,不是他们的。”
“哟,”温仲夏拉长语调,笑了笑,“我们冬儿小小年纪,还会吃醋了。”
温孟冬的小脑袋更低了,很是不好意思。
温仲夏眉眼弯弯,抚着他露出的后脖颈,柔声道:“冬儿,你是我唯一的弟弟,血脉相连,任何人都取代不了。”
温孟冬缓缓抬起头,黑珍珠似的眼睛亮晶晶的。
“嗯!”
到底是孩子,哄一哄便高兴了。
随后他又拉着阿姐的手,絮絮叨叨讲今日杜先生上的课。
讲了好多知识,好厉害。
……
两日后,秦迁的那篇写端午的八百字长赋终于大功告成,果然第一时间拿来给温仲夏看。
嚯,比杭曜要求的还长一些,至少有一千字了。
对仗工整,词藻优美,言之有物,主题升华也有了。
温仲夏连连赞叹,别看秦迁平日里总是一副不着调的样子,还真有一手好文笔。
毕竟她只是提了下写作思路,真正动笔写出来的是他自己。
也是,能考上太学的平民学生,资质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
温仲夏赞叹连连,秦迁松了口气,声称有勇气交给杭博士了。
“为了写这赋,两天没好好吃饭,温娘子,再给我来碗鸡丝凉面,多放酱。”
温仲夏刚把面条做好,此时一个学生气冲冲地奔了过来,将一碗打卤面“咚”地一声重重砸在她面前。
“温娘子,麻烦你解释一下,这面条里是什么东西?”
温仲夏看了一眼碗的花边,是她家的碗。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