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章 邓九皋的婚姻生活(2/2)
“车厢内的铜炉都是一直烧着的,暖和着哩。”
那赶车的马夫浑身裹着皮大衣,头上戴着毛乎乎的狐狸毛帽子,这才扬鞭。马车在铺着草垫子的石板路上前行,碾压地上结冰的地方咔嚓咔嚓发出声响。
这刘疏坐在车厢里手捂着精巧别致的那个小铜手炉,那铜炉呈圆形,盖子上面有镂空的花纹图案,里面是用器皿装着的燃烧的木炭,正红红火火。铜炉的材质比较厚的,外面包裹了一层厚厚的棉布。如果里面的木炭化为了灰烬,还可以拧开炉盖再添上。即使在天寒地冻的北方这个也是可以随身携带取暖的。
在他脚下的左边也有一只立式的这样的稍大的铜炉。此时在他脑海中算计着怎么去那基地的钱柜上以什么借口应该支取几箱邓头币的事情。在这铜山,但凡是邓氏家族成员,特别是邓通的家人支取邓头币的方式都是以箱为主计量的。那生活用度什么的皆是由各户的管家一箱箱抬着拉到府上分配支用,就连那小孩子们玩的玩具也是用邓头币相嵌而成的。还有这山上的生活用品,因为知道这里是产邓头币的山,那天下各处的巨商便在这里开设了各种商铺,在东面的桥边桥下建起了一大片商贸中心。珠宝首饰酒楼吃喝玩乐的地方应有尽有。不分昼夜的歌舞升平之中,是山上富裕的人家的集市。那半山腰的镇市却是一般人家买卖物品的地方。那样的荣华富贵是千古难寻。
低头碧池云,听管弦华声,杏花无处避春愁,傍野烟云收。
这刘疏到柜台里支了一车邓头币冒着风雪拉回了家去。这刘疏进入与邓通的姐姐他的夫人的主卧室,室内四壁辉煌。在他们床对面的一壁墙上有一楠木柜子,里面装饰着几件瓷瓶玉器,轻轻推开便是他们家的宝藏的金库。
此时二人一起到了地下室,地下室可谓是铜墙铁壁般的坚固。从地面旋转而下,直到底下的空间,四壁穹顶皆是用铜山的铸邓头币的铜矿石砌成的。他夫人手里执着灯盏,将其放置在一个箱子上,又去那边上的石壁的凹孔中划燃柴火点起一排蜡烛,顿时石屋闪亮一片。只见宽阔的地上堆满了铁皮的箱子,当然里面皆是风行天下的邓头币了。夫妻俩接着走进另一间石室,这里则是金光闪闪一片,那石壁中的凹墙中堆积着黄金。地上的箱子中皆是珠宝,闪发奇光异彩。这些东西皆是刘疏撑管铜山采买购置大权获得的财富。
“我准备将今天的支的邓头币除了用部分购置那锦楼的用物外,其余皆去外面购置田土产业,今后还要在外面购置更多铺面出租。沒听你兄弟邓通临行前说的话;那皇上身体时常抱恙,说不准那天薨了,我们这铜山保不保得住还是个问题。狡兔三窟。趁早做足准备。”
“不是还有那个壮红吗?”“那算什么呢?”“你的意思是得将这铜山的财富往外面转移。”“夫人总算是学聪明了。还有就是我准备将我们这个女儿送去京城,邓饶不是在京城认识的人多吗,让他给刘秀子物色一个好人家嫁过去,以后也好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这个到是。”
夫妻俩的咕一阵出了地下室。
接着夫妻俩又去岳父岳母家看望两个老人。
到了老人家中,老岳父正在厅堂的铜炉边打盹儿。见到是女婿,抬头望着窗外的院子说:“什么时候了?”见到自己父亲已是半个痴呆似的,那邓谨暗自神伤。
听着老人一阵的唠叨之后,这夫妻俩这才离开,走过厅堂旁边的通道到了后面院子的拱门。见到东皋的大儿子邓三阳,穿着单薄的样子正在那里挥舞着一柄银白雪亮的长剑,随着切切嚓嚓声响空中的雪花凌乱纷飞飘落。
见到姑父,姑姑进来,才停下来,上前问道:
“姑父今天怎么有时间下来。”
“今儿过来看望你爷爷奶奶,顺便过来看看你呀。”“正好,今日父亲也在家里,我带您们过去吧”。刘疏夫妻俩便一边与三阳往东皋书房里走去。穿过一片竹林,正好可以望见东皋的书房的框窗,树木依稀中只见东皋在房中埋头敲打算盘珠子。知道他正在记着铜山生产的日账。便不去打扰,拉着三阳走到园子里的亭子间坐下,聊起家常。这刘疏,不外乎就是想打听目前这掌握铜山大权的邓东皋有什么打算。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