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章 未央宫与铜山(1/2)
《三辅故事》载:“天禄、石渠并阁名,在未央宫北,以阁秘书”汉武帝时“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天禄阁主要存放国家文史档案和重要图书典籍,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皇家图书、档案馆,汉代这里藏书多达3090卷。天禄阁聚集着众多著名学者,如杨雄,刘向等。汉成帝时,曾命刘向等人在此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图书典籍的整理和校勘工作。刘向聘请了军事、历史、天文、医学等方面的权威人士、著名专家,如步兵校尉任宏、大史令尹咸、侍臣李柱国等人,分校经传诸子诗赋,兵书、数术和方技等书。“每一书成,向辄撰为一录,论其指归,辩其讹谬,叙而奏之”,并著有《别录》,故刘向被后人誉为中国目录学之鼻祖。刘向死后,其子刘歆秉承父业,总括群篇,撰成《七略》,为中国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后人为了纪念大学者刘向的历史功绩,在天禄阁原址上修建了“刘向祠”,以示世人对他的敬仰和怀念。
沧池位于未央宫西南部,池水周清沏如苍色,故名“沧池”。沧池水由城外泬水从章城门引入,入宫后称“明渠”。沧池既美化了未央宫的环境,又懈决了皇宫之内用水问题。未央宫中用水量很大,沧池在给水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可以说,沧池是未央宫中的一座人工水库。《三辅黄图》记载:“沧池中有渐台,高十丈。”渐台实际就是池中假山,它点缀得沧池更加风光秀丽。这汉文帝信奉神仙,渴望升天而永生,是不是有历史出处呢。因为信神又在现实中遇上梦里推他升天成神的邓通,二人关系密不可分是很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文帝自从带着仙人一样的邓通陪伴之后,皇后窦姫己有了自知之明似的退居三舍。再说那时候的窦姫早已不是清纯可人的女子了。顶着皇后的贵冠打理着朝廷上下左右的政务,这个也为日后她的儿子刘启登上皇位创造了条件。
馬蹄踏遍英雄老,闌珊風雨芳草堤。功名富貴談笑中,浩氣如雲凌空去。未怨人間苦短暫,好個平生終無題。苍海明月软玉烟,千年一币邓头钱。
且说这邓通随文帝入住未央宫并视为通神,文帝以为自己与神同寝是上天的恩赐。皇宫内无闲言杂语,既然是皇上梦里见到的令他升天的人,谁又清楚皇上的梦境呢?那些宫娥使女们更是尊邓通如天神下凡,无不为之倾倒沉醉。邓通出入未央宫殿如出入家门,为此文帝还为邓通在自己宫殿左侧置一室名曰神轩,供他专享,平时里皇上只管上朝,下朝阅文批奏折外,闲余时间全部与邓通共处,谈古论今,供奉神灵、天上人间包罗万象。
那邓通从小机灵过人,略通经伦。谈水色悦:“听说你还水下杵立游走自如,他日我们坐那龙船看你玩水去吧”有一天文帝在自己宫中与邓通交流时说道。虽是二人年纪相差二十多,纯粹忘年,一拍即合、心思共享。“朕与你说话,心情愉悦无比,朕见到自己儿子也没有如此的啊。身边大臣唯唯诺诺,诚惶诚恐、患得患失背后又无不生忌万般排斥,在朕看来他们不过是争名逐利唯恐天下不乱。”邓通听了,句句铭心。告诉文帝;自己生性淡泊的就是那名利地位功名成就什么的,从小到大听那父母无时无刻都是教训自己脚踏实地,命中有终是有,命中无不强求。
且邓通也是按照文帝的意愿,未逾雷池半步。在宫中上下处处小心翼翼,朝廷上的政务从不参言。那些个文武百官亦是鸡蛋里挑不出点骨头的感觉。
在汉朝,皇室成员皆是双性的居多,从高祖皇帝刘邦开始,刘邦有个老年最爱的男人叫籍孺,是未央宫的一个小太监。他是西汉的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的男宠。
有趣的是,刘邦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拥有男宠的皇帝,同时他也掀起了汉朝400余年的皇室男男恋爱的历史。根据《史记》的描写,刘邦的这位男宠籍孺娇媚柔弱惹人喜爱,就与后世所说的小受差不了太多。籍孺有多受宠爱呢?看一个事情;汉朝被匈奴击败后,大汉造反王英布谋反,刘邦因而气急病重,多日不上朝,且不见人。
十多日后,刘邦爱将樊哙自度情况紧急,推开大门进入宫内,群臣也随之而入,却见刘邦躺在一名美貌男子的大腿上睡觉。
樊哙等人见状悲痛哭泣的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