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 黑洞探秘(1/2)
宇宙中的一切都化作一条明亮的光环在稍远的地方快速流转。
思旭知道,以现在的参照系来说,每度过一秒,外面的世界可能已经度过了千万年之久。
估计要不了多久,自己就可以见证整个宇宙的寂灭。
“能否在这些光环中分析出外界的信息?”
二号面对思旭的提问只能无奈的摇摇头。
“主人!信息太过巨大了,哪怕我们拥有比现在强大万亿倍的计算力,也无法从这庞杂的信息中解读出一秒钟的内容。”
思旭并不太抱有希望,他只是随口问出了自己也无法解决的问题而已。
下一步该怎么办?这是每个人心中的困惑。
“主人,周围有什么有用的信息吗?”
思旭摇摇头说道:“以我们对黑洞的了解,我们此时应该到达了黑洞的内侧,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周围一片漆黑。除了可以看到那道环状结构以外,什么有价值的信息也没有了。”
“为什么会这样?”三号有些错愕的问道。
“什么意思?”
三号看向了问话的二号说道:“以我对单向膜的理解与研究,我们应该快速通过单向膜。并进入到黑洞内部。”
思旭一惊:“什么?我们还没有进入到黑洞的内部?”
“是的主人!以现有的科学计算的模型是这样的。”二号一边调出关于黑洞的研究,一边解释道。
“可是模型中的单向膜厚度甚至不足一个普朗克长度。
可是这里…”思旭伸手对周围比划了一下。
这时三号仿佛是想到了什么一样,他急忙在自己的操作面板上一通输入,片刻后一个结论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由于我们并不受引力的影响,所以时间的尺缩、膨胀,对我们的影响也微乎其微。
不过大家请看这里!”
一个巨大的黑洞演示图像出现在空中,其中一个箭头指向了一个球壳状物质。
“大家看,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事件视界。
大家对这个东西的印象是什么?”
这时参会的卡兰多说道:“一层薄到几乎没有厚度的膜。”
“是的!卡兰多首府说的很对。但你也说这是机会。”
画面变化,原本的球壳状物质分成了两层。三号指着外面的一层说道:“这是事件视界的捕获层,任何靠近这个区域的物质都会因为自身的引力作用,而发生与事件视界的外凸状融合现象。
这里是引力统治的边缘地带。”
说着动画开始演示,一个物体被放置在了外层的附近,一组组参考线布满画面。它们分别表示着当个物体的重力井的趋势。
让人们吸引注意力的是对黑洞本身的标注参考线,那些蜿蜒的曲线在到达事件视界的边缘时急转直下,仿佛从高空坠落的瀑布一般飞向深不见底的深渊。
而放置物的重力井参考线就如同一个小水洼一般。
当两个重力井相互靠近的时候,黑洞的引力区就会衍生出一个如同触角一般的凸起。
看起来就如同深渊中正在挣扎想要突破禁制的怪物一般。
它依靠着自己的那种如同粘合剂一般的特性,在物体尚未靠近黑洞的事件视界前,就将物体给吞进了黑洞的内部。
这就仿佛黑洞是一个有意识的异兽一般,张开嘴等待猎物上门一样。
这段演示动画让大部分人都感到吃惊不已,在传统认知中,物质都是因为引力而坠落进黑洞的,可没人想过黑洞是主动吞噬物体的。
这时卡兰多疑惑不解的问道:“可是三号大人,这有区别吗?不都是进入到黑洞内部吗?”
三号摇摇头解释道:“这区别很大。
在预测中,任何拥有质量的物体都会以这种形式被黑洞主动吞噬。可唯独没有质量的物质,诸如光。
只有它们沿光速环绕事件视界的边缘缓缓坠入黑洞的。”
“可是结果不是一样的吗?”
三号出手打断了卡兰多继续说道:“别急,听我说。
这种方式的特殊性就是我们能否达到光速的根本原因。
我们在被黑洞吞噬时的速度远没有达到光速,单纯只是因为质量巨大,而被重力井捕获。
这完全得益于主人带回来的用于建造古代天线的物质。
要知道正常情况是,在两者引力相互叠加并聚集以后,物质会以惯性的方式突破单向膜,并跟着引力的方向滑向黑洞内的奇点。
可是我们虽然有质量,但是引力却被这种材质给屏蔽了。除非我们主动向下走,否则我们就被卡在这层膜的中间。”
这时思旭说道:“可是这层膜的厚度怎么可能容纳得下我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