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外城之事(1/2)
第二日一早,高敬衍即差人送来了沉甸甸的一袋子银子。
高舒颜估摸了一下,怎么说五百两应该是有了。
有个有钱的哥哥就是好!心里喜滋滋,有了银子她办起事来就不必在被掣肘了。
粥棚那边已经步入正轨,现下要做的就是如何安置。
她也想过去找府衙,可府衙若是想管,也不必太子殿下亲自拿着银票来迂回救济了。
她将暗香叫了进来,给了她一张单子,上头写满了需要的采购的东西。
暗香对这种事已经轻车熟路十分在行,不用多余交代,拿着单子和银子,就出门去了。
高舒颜难得清闲一会儿,正好小厨房的点心刚出锅还冒着热气,馋虫出动,就忙里偷闲坐下一口点心一口茶,然后随手指了指桌上的几个信封,对疏影道,“把它们都烧了吧。”
“小姐,这可都是苏少爷给你写的,你不看了?”
高舒颜将最后一口点心塞进嘴里,“想要置我于死地的深情,我不敢要,烧了吧。”
况且他科考在即,最近应该腾不出手来骚扰她了。
“高望秋怎么样了?”
“昨儿个就来人回话了,”疏影上前将碍眼的信封统统收起来,小姐实在太忙,她都没有机会说,“大小姐已经安顿下来了,一切都好。”
“她挑的人怎么样?”
“据说很听大小姐的话。”
高舒颜点头,“她得用就好。”
她倒是希望高望秋就这么安安分分的一辈子,相府自然有这个能力舒舒服服地养着她,只可惜高望秋并不满足于此。
这是后话了。
严氏的身子好了很多,没了乱七八糟的算计,她也能够日日下来活动一番。
高舒颜怕母亲烦闷,日日把粥棚的消息告诉她。
什么今日在城外搭建了防风结实的草屋,大家再也不用露。
明日城里的郎中自发轮流去安置所义诊,有的还在流民中挑选了资质好的,做了学徒。
后日又分发了足量的生活所需,发动女子做些零工。
严氏温柔地理了理女儿额间的碎发,笑道,“我的颜儿真能干,就是不知你的体己银子还够不够了。”
说到这里高舒颜忍不住同母亲分享,“其实花费并没有我想的多,您看,木屋用的木材有近一半是在城外山林里砍的,流民自己动手搭建,又省下了好一笔人力费用,”
“看病不收钱,有些流民买药,基本上就从学徒中顶了,加之郎中的药材本来也便宜,所以我们也没有贴补多少,”
“而且现在大家已经开始自己更生了,木屋里头都有了烟火气呢!”
“您要是能出门就好了,我可以带您去瞧瞧,真的很不错!”
现在的城外,俨然是一个‘外城’,流民安置妥帖,日子过得井然有序,这几日粮食都只用了最初的一半,想来用不了多久,这一批流民就不再需要了。
这还得感谢苏相,要不是他为了女儿的好名声,给府衙打了招呼,免去了许多麻烦,她们也做不成现在这个样子。
想到这儿高舒颜心里有些惋惜,可惜母亲就是出不去。
高望秋的事还没有彻底解决,母亲还得再委屈一阵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