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下乡知青娇宠小村姑1(1/2)
1972年,原主因为家里有四个工人,招人嫉妒,被人举报,最后不得已下乡当知青去了。
原主家境是有多好才招人嫉妒的呢,顾父是钢铁厂副厂长,顾母是街道办妇联主席,哥哥是钢铁厂技术工,姐姐是供销社正式工,原主刚毕业,顾父给他找了钢铁厂的临时工,本来只要好好干上一年,差不多就能转为正式工了。
可惜,隔壁一直嫉妒顾家的陈家在自家小儿子小女儿被迫下乡,而隔壁的却全家都是职工,陈母一个眼红,直接匿名举报了顾家,最终原主为了不连累家人,他选择下乡当知青。
不过,他是家里最小的,父母疼爱,哥哥姐姐也疼爱,所以他就算是下乡当知青了,也是不用像一些知青一样要卖力干活,家里每个月给他寄五十块钱,在这个年代,一些家庭甚至都没有五十块钱存款。
不过顾父一个月工资一百五十多,顾母八十多,顾大哥五十多,顾二姐四十多,原主的临时工有二十多块钱,一家子一个月就有三百六十多,也难怪陈家会眼红。
原主的工作卖了六百块,这笔钱顾家一致同意留给原主,原主下乡前,顾母和顾二姐在供销社买了不少东西,全给他寄到青山大队(下乡地点),原主就提了个箱子,挎个布包,在一众知青中格外显眼,因为别的知青,就算是家里不受宠的,都提了两个大袋子,里面装着棉被什么的。
不过原主这样,别人一眼就能看得出来是家中有钱且受宠的,就是不知道为什么下乡了而已。
原主在青山大队待了四个月,除了一开始干不惯农活累了点,后面跟大队长说了他不需要太多工分,换了个清闲些的活后,就轻松多了,每天就三四个工分,要不是顾家每个月准时打来的五十块钱,只怕原主要饿死了。
原主在乡下过得还算可以,每天上上工,有空就去镇上吃顿好的,再买些耐放的糕点,日子比其他知青都要滋润。
可是好日子没过多久,有一天原主下工后,路过大队里的河,发现有人落水了,听到女孩急促的呼救声,原主直接跳进河里把人救了上来。
女孩的呼救声吸引了在地里干活的人,等原主把人救上来后,大队的大娘大婶们纷纷围了上来,原主看她们都认识女孩,便放心地离开了。
本来这是件学雷锋的好事,被救的女孩家里人也带着谢礼到知青点感谢过原主了,结果没多久,大队里的长舌妇就开始说林穗(女孩)被救上来时,浑身湿答答的,两人的身子贴的紧紧的,姑娘家的清白都没了。
大队里说闲话的人越来越多,林家顶不住压力,拉下脸上门找原主,希望原主能娶他们家姑娘。
如果原主没有在前一天从大队山上下来时,听到两个女生在说,“我看那林穗就是故意落水的!”
“啊?为什么,她这么做图什么啊?”
“图什么?图顾璟家里有钱呗,每天干活轻松,家里每个月都打钱过来,天天吃贵的不行的糕点,休息时还去国营饭店吃饭,她故意落水,还被那些婶子们看到了,这是想利用村里的闲言碎语,逼着顾璟娶她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