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重启云衡(二)(1/2)
但武帝却说:“朕想重启云衡院。”
武帝知道凌阳对云衡院有所图谋,但他并不觉得凌阳有错,凌阳身为皇子,理应为自己谋划。
如果云衡院只是个普通的地方,那他可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凌阳作为。但云衡院有了陆家的加入,还涉及到尚未站队的舒家和唐家,便没那么简单了。
这次云衡院的表现,他是看在眼里的,尤其有陆家坐镇,他相信,云衡院会守护好大凌国土。
陆安禧听到武帝这话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妥,但她知道武帝有他的考量。
便听着武帝继续道:“舒丞相和唐肃伯答应朕,五年之内他们不会参与任何党派之争。”
言外之意,云衡院可存五年,舒文洲和唐奕可安心留下。
“若这五年内,陆家有了选择,随时可以解散云衡院。”此言可看出,武帝对陆家的纵容,他可以用皇权限制百官,平衡派系,但唯独不愿强迫陆家。
“至于凌阳和凌珠,他们的身份不适合云衡院,朕已与他们说了,两人虽心性顽劣,但知晓其中的利害,所以你无需顾及他们二人。”
既然凌阳不入云衡院,乔映自然也不入。
“还有吴家小姐,吴家所做之事今后与她无关,这是吴尚书的意思,她身怀才技,可助你一臂之力,便让她留在云衡院吧。
“若是她以后做了不该之事,任由你处置。”
吴尚书是凌阳的人,吴家没有选择,因为张家曾对吴尚书有恩,武帝知道此事,原本不想让吴珂茵加入云衡院,但吴尚书前来求见了他。
夺嫡之路凶险异常,吴珂茵是吴尚书唯一的女儿,他不想让吴珂茵卷入夺嫡之中,他想为她留一条后路。
吴尚书知道吴珂茵异于常人的本事,从小让她熟读各部卷宗不是为了争选皇子妃,而是让她有安身立命的本事,不必作为拉权夺势的筹码嫁予他人。
他本想把吴珂茵嫁给普通官家子弟,但谁知道那些人又是谁的人,说不定死得比他们吴家更快,这不是把女儿往火坑里推吗。
吴珂茵又不能嫁给布衣百姓,吴尚书干脆决定,谁都不嫁,男子能为国尽力,谋得前程,女子为何不能?
外面相传吴珂茵是默认的八皇子妃是他刻意为之,他知两人互相无意,有了这个名头既可让其他人别再打吴珂茵的主意,也可给他时间安排吴珂茵今后的去处。
为何不传吴珂茵是六皇子妃?
朝中很少人知道他是凌阳的人,且不说二人互相不来电,吴珂茵要是嫁给六皇子,这不等于告诉所有人他要站队凌阳,不打自招了吗?
这样一来,凌阳无意皇位、纨绔子弟的人设就会垮掉。
所以,他想让吴珂茵留在云衡院,若是以后吴家出了什么差错,希望武帝看在吴珂茵并未参与夺嫡之争,对江山社稷有奉献的份上,留她一命。
原来如此,陆安禧没想到,吴尚书让吴珂茵进云衡院,不是为了凌阳,而是为了吴珂茵,可怜天下父母心。
“朕让禹世子任云衡院的副掌院,以后,他便与你们一起。”武帝说完这话,看向陆安禧的目光饱含深意。
他可听说了,安禧对禹世子不一般。
陆安禧心下略惊,装作没看到武帝的眼神,禹檀澈加入云衡院也好,他们以后就可以天天在一起了。
哦耶,开心。
“罗章铭还是你们的掌院,但是你们不用事事都听他的,他会从旁协助你们。云衡院明面上还属知谏院,但是记住,你们不是任何人的人,你们是整个大凌的人,你们守护的是整个家国。”
“云衡院并非无实权,朕赐你的天恩令,你可用它号令满朝文武百官。”
武帝对陆家何其信任,又把事情处理得如此完善,陆安禧无法拒绝武帝交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