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赛制(2/2)
整个比赛由导师和粉丝共同选出最后的冠军,导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评判者,更像是老师和经纪人,让选手接受粉丝的喜爱,让节目充满了互动性。
同时也让其他选手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忠实粉丝,他们虽然不是最终的冠军,但在自己的粉丝看来,他们就是冠军。
......
李林和楚歌认真阅读了比赛规则,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做好比赛中歌曲的选择。
选择可以说也是一大学问,对应的赛程选择正确的歌曲,对于比赛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会影响整个比赛的结果。
如果在关键的赛程中选择了并不合适的歌曲,可能会导致最终的败北。
分析了整个赛制,李林和楚歌商量了一下,对之前的比赛歌曲进行了调整,同时又多准备了几首歌,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多准备几首歌也是非常重要的,比赛现场会出现各种情况,如果不准备妥当,到时候会出现各种问题。
根据赛制,报名需要录制一个表演视频,节目组根据选手视频的表演情况,挑选出合适的选手进行比赛节目的录制。
两人在准备的歌曲中,选了一首歌作为这次比赛的报名歌曲。
歌曲名字叫——如果。
这首歌是楚歌在困顿时所写,写出了当时的困境,和对未来的期盼,由己及人,楚歌根据自己面临的情况想到了社会中的大多数。
或许他们和他一样,每日忙忙碌碌却终无所获,对未来充满了希冀,同时又满是迷茫,似有浓雾遮住了前进的道路。
之所以选择这首歌,一是这首歌有思考有态度,二是这首歌能够抓人,同时又不是那么完美。
在保证能够报名的前提下,给导师留下期待,让他想要再听听歌曲创作者的其他音乐。
在李林的建议下,两人又收拾了一下房间的环境,最终呈现在镜头前的是楚歌抱着吉他缓缓地唱着歌。
他整个人唱歌和不唱歌简直是两个人,唱歌时深情款款,别说是一些小女生会被他迷住,就是一些男的不免也会被他迷住。
不唱歌时说话却是一股火锅味,夹杂着椒盐普通话。
两人彩排了一会儿,准备正式开录。
“李哥架墨”,楚歌用一口方言喊道。
经过这几天的相处,李林终于是搞清楚了架墨的意思。
楚歌告诉他,架墨是以前的木匠用语,在木匠做工的过程中有一道工序叫做“解料”,就是将一根根的木头,做成不同规格的木料以便后续使用。
架墨就是将墨斗架在木头上,用墨线弹出需要的尺寸,木匠根据弹出的墨线走锯,切割出合适的木料。
这样一个过程就被称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