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三国志之白马公孙瓒 > 第65章 危局

第65章 危局(1/2)

目录

作为东郡的治所,濮阳城高大坚固。

这样的城池坚持一两年原本是没有一点问题的。

但是此时的城内的乱成了一锅粥。

当天典韦背着鲍信在东门口叫门,正好是张超在城门上,看到不远处如同潮水的黄巾贼冲了过来,便拒绝给典韦开门。

悲愤交加的典韦便带着鲍信绕到了城北,这里的守门人乐进,见是典韦背着鲍信,便招呼着让他进城。

并且亲自带人出城杀退追兵。

这种情况之下,张超和典韦之间就有了间隙。

碍于鲍信的头七还没有过,两人还能表面上维持和平。

随着时间的推移,鲍信下葬之后,张超身边的人越来越多的开始指责他。

当天的黄巾贼人并没有攻城,仅仅是为了追击典韦。

他完全可以像乐进那样。或者根本就不用出城,直接放典韦进城,然后再瓮城绞杀叛军。

但是他都没有选择。

张超的做法并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他在乎的是典韦怎么看,作为濮阳和自己地位差不多的猛将,如果他将自己取而代之,在法理上是行得通的,何况典韦这样子一看就不是好人。

先下手为强,他调集宗族的子弟,并且让张邈带数百人将那些不满的将校下狱。

取而代之的是以自己儿子为首的宗族实力完全掌握了濮阳的兵力。

就连乐进,也被撤职,手下数千的宗族人都被收回了武器装备。

这一顿和平兵变之后典韦成了孤家寡人。

控制住整个局势之后的张超沾沾自喜。

似乎上天都在帮他,在此期间黄巾并没有大规模的进攻行动。

然而黄巾先锋丁義没有进攻是因为他在等管亥的大部队过来。

而且没有围城,也让很多人有机会在这段时间从濮阳逃跑,从而削弱濮阳的反抗能力。

根本原因是他的兵力太少了。

用这些人去填城门,丁義不愿意。

挟裹着数十万人的管亥来到了濮阳城下。

头裹黄巾的青壮在上阵之前,都被许诺进城之后,可以肆意抢劫。

第一次攻城是在鲍信头七之后第十天。

高大的城墙起了很好的作用,黄巾军并没有占到太多的便宜,但是张超感觉很吃力了,自己那些宗族子弟,并没有指挥过军队,所以数次都被黄巾军冲上了城墙。

按照这样的情况发展,再有个三五次的进攻,濮阳东城也坚持不了多久。

所以他不得不和乐进妥协,又找来了典韦。

此时的典韦心中有气,但是为了顾全大局,便忍了下来。

“以前的事情我做的是过分了些,各位不要往心里去,现今濮阳城危在旦夕,若是被贼人破城,恐怕玉石俱焚。”

“濮阳城高,贼兵急切难下,怕只怕有些人临阵换将!”

乐进说的话很直白,但此时的张超,已经做到了唾面自干的地步。

面对这样直白的开大,他淡定的说道:“确实如此,所以我承诺从今日起,若再有此行为,诸位共诸之。”

这样的誓言让在座的所有人都动容了。

眼见如此,张超趁热打铁道:“我也不强求各位,若是能守住便可,守不住,我便和城池共存亡。”

“既如此!我也不再矫情,若是能够将北城交给我,可让贼兵有来无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