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前尘(1/2)
元耀十六年,秋,詹事府的左春坊。
章青云之父章冕,身为户部尚书,同时兼任太子太傅。
十二岁的凌霁在章冕的教导下读书。
脸上尚存一丝稚气的少年,将手中的书卷放在长长的紫檀案几上。
“太傅,敢问这先贤之著,大道之行中的‘天下为公’,是为何意?可父皇贵为天子,便是这天下之主,是也不是?”
圣人之言自然无误,但是天子的存在也是事实。
凌霁疑惑道:“所以这天下到底归谁?这不是冲突了吗?”
章冕愣了一下,耐心解释道:“殿下,天子乃是受命于天,替天管治这生民共存的天下,所以说到底还是在天子手中的。”
凌霁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继续往下读: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少年语气稚嫩,却读得特别认真,抑扬顿挫。
章冕循着他朗读的节奏,飘飘然转起了脑袋,圣人之语就是说得极好。
这时却突然听他问了一句:“章太傅,天子替天管治这天下,便是要做到圣人说的这些要求,方为大同之世,对吗?”
“自然。”章冕说道。
凌霁眼前一亮,“就是不知那些圣人有没有说,如何才能让天子做到这些要求?”
他方才便在想,困扰父皇这么多年的那些流民,不就是与书上所写相反的“老无所终,壮无所用,幼无所长”吗?
圣人在太傅口中是如此伟大的人物,无所不知。
既然圣人为天子提了要求,想必也为天子提了不少良策吧。
章冕恭敬答:“当然,圣人认为,天子应当仁政爱民......”
凌霁摇了摇头,“那天子到底该如何仁政?如何爱民?”
怎么感觉他跟太傅问了半天,跟白问了一样。
章冕语塞了半晌,“就是不能像当年的宣帝那般,沉迷修道,荒废了三年朝政,奏折堆积,险让江山倾颓......”
话音未落,凌霁便打断道:
“如今流民之势从未减轻,难不成是父皇不仁政、不爱民的缘故吗?难道,孤的父皇就沉迷修道、耽于美色了吗?”
“父皇勤政辛劳,从未荒废朝政,孤身为儿臣,每日都看在眼里!”
章冕闻言一怔,“这流民的祸患,自然不是陛下的问题。”
“那是谁的问题?”凌霁追问。
“这不是殿下现在需要关心的事情。”
章冕深吸一口气,“您的当务之急,是领略圣人训,明白何为尧舜治世......”
可凌霁仍在不解,“孤替父皇分忧,想要早些达到圣人的要求,怎就不是当务之急了?”
“若是圣人只指明了目的,而不说明道路,那这圣人训不就是通篇空话了吗?”
“殿下慎言!”
章冕只觉得他思想太过跳脱了,并不是在用心读书,只得行了一礼,缓缓告退:
“许是臣伴在殿下一侧,分了殿下读书的心思。太子殿下,您先独自读完全本,臣再来为您答疑不迟......”
凌霁眼中浮现片刻失神。
他不明白为什么太傅要把如此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既然人们已经明白了什么叫做“天下大同”,那便将圣人的要求化为几个小份,一个接一个地做到就好了。
他只是想要具体的方案,仅此而已。
但是他的章太傅,怎就直接被他问跑了???
就在这十二岁的少年陷入迷茫之时,一道熟悉的白色倩影,却悄然现身......
凌霁匆匆揉了揉眼睛,话音里满是惊喜,“是......是汀姐姐来了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