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三国:我在东汉末年招收能臣武将 > 第29章 学院事项,逐步完善

第29章 学院事项,逐步完善(1/2)

目录

刘璋奶奶也笑呵呵的说:“这孩子就会说笑,活这么长时间,到时候我不成老妖婆了。”说完也忍不住大笑了起来,众人更是笑作一团。

我还强辩说:“人家说长命百岁,可真有其事。我就知道有这么两个老神仙,一个是南华老仙、另一个就是左慈老神仙。都是世外高人,他们可能就是超过了百岁的老人。”

众人听到这种话题就来兴趣了,纷纷出言,发表自己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之事,因为当时的东汉谶纬之学还是十分盛行的。

刘璋奶奶白了我一眼好像说:“糊弄谁呢?我可还没老糊涂。”

她又对着刘璋说:“璋儿,你们以后就跟着进儿,绝对错不了,你几个大哥也是不争气。叫他们过来,他们还不乐意,就是要进京,自己没本事,就算再怎么亲也走不远啊!”

小胖子绝对是有眼色的主,赶紧讨好的说:“奶奶,我就听你的,到时候您长命百岁,看我怎么做大事,孝敬您!”

刘璋他奶奶更是乐呵呵的笑骂:“就你们嘴甜,都跟着进儿都学坏了。”

这个小插曲,更加坚定了众人心中的某些东西。

这时,饭菜也上来了。爷爷大手一挥:“行!事呢?要一件件办,饭也要一口一口的,开饭。”

众人知道等下可能还有要事商议,所以酒都没怎么喝!很快吃完饭,爷爷让人撤掉碗筷后,然后上茶汤。

众人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了起来,爷爷看差不多了。直接开囗问我:“进儿,说说吧!关于成立学院的事情,还有明天怎么安排?”

我喝了口白开水,清了清嗓子说:“今天学院的事,和明天的事肯定是紧密相联的。到时候有人问起来,大家如实说就行。

至于学院,我接着把我的设想进行补充一下。我建议:还是分年级、分班,就是一个年级1000人,分二十个班,每班五十人。三个年级共3000人。”

众人都倒抽了一口凉气,这就有点吓人了,京都洛阳太学高峰时期差不多三万人左右。可你一个地方学院,说是地方学院,还不如说是你黄家私塾,估计也就到时候让豫章郡那些有头有脸人出点钱,给个名义就说是豫章联合学院。

你搞这么大阵仗估计到时候朝廷都会坐不住。而且暂时也没有这么大的地方让学院落脚?就是资金也是一个大问题?即使这两个问题解决了,那教员和学生有这么多吗?到时候上哪找这么多人来教,学生又上哪招这么多人? 众人纷纷把心中疑惑提出?

我只能开口解释:“这只是我们的一个小目标,这些问题到时候会在成立豫章《正大光明学院》之时,汇报郡守和召集豫章郡那些有头有脸的人一起探讨,这些问题后面都会一个个解决,现在这些问题我们就暂时先不讨论。”

在我安抚下,才跳过这个议题。

我接着说:“关于我上午提到的划分三个年级,现在我就说一下具体怎样划分?其中也包括了怎么招收学员?

一、就是没上过学的或有上过学,学过一点的,为启蒙教学分为一个年级,为第一阶段,收8-12岁学员,俗称低年级。

上过学,有基础的,熟读六经、六艺分一个年级,为第二阶段,收12-16岁学员,俗称中级。

学习多年,还需继续学习的,对六经、六艺还不能熟练运用,分一个年级,为第三阶段。收16岁以上。俗称高年级。

这些就是学生的大概划分标准和招收标准,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

总有那么些特例,这里我也说明一下:一、有些小孩的学识非常厉害,已超过年龄划分标准,甚至可以跳过中级、直达高年级的地步。这种情况是完全有可能出现的,像这种天才招收学生的教员进行初步考核,待定,到时候学院高层组织进行考核,如通过则可以划入相应年级的学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