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三国:我在东汉末年招收能臣武将 > 第27章 探讨办学,众小建议

第27章 探讨办学,众小建议(2/2)

目录

众人有些茫然的问:“这有什么区别吗?”

我才给他们解释:“区别还是有的,从字面上理解书院以书为主,可我们家的藏书有限。刚才来敏也提了书从何处来?

学院侧不同,以教学为主。书我想到时候捐赠也好,买也好慢慢会多起来,但也不可能太多,这样我们办学院,书侧成立藏书阁,制定相应的制度,可让教员或学生入藏书阁读书。”

众人忍不住纷纷点头,最终商议确定成立学院。

黄琬说:“进儿,继续,不要藏拙,有什么说什么?”

众人都附和的说:“对,对……”

于是我趁势抛出第二个问题:“鸡无头不行,鸟无翅不飞,成立学院,那就要取一个既简单、又响亮、又好记、易懂、最好不要有太明显地域性限制的名字。”

众人忍不住纷纷进言献策:“豫章、南埜、江南、南方学院等之类的。”

立即就有人反驳:“地域性太明显。”

甚至有人说:“大汉、东方、圣朝、天朝学院等。

有人反驳:“你怎么不上天呢?”

众人又哈哈哈大笑。

黄琬一看快离谱的没边了,赶忙制止众人:“停,停,先停一下,大家还是先听听进儿怎么讲?”

我才微笑着说:“我提一个,大家议议。《正大光明学院》怎么样?正呢?取一身正气,正人君子;大呢?取大智大勇,大名鼎鼎;光明呢?则取光明磊落,光明大道之意。

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希望我们学院培养的人才是一身正气的正人君子;稀望他们成为一个德才兼备、大智大勇一心为国为民的人,更稀望他们将来能成为一名家喻户晓、大名鼎鼎的人;还希望他们自身光明磊落,走出一条光明大道。”

众人忍不住纷纷鼓掌,掌声经久不息。

看来古人也不能勉俗,人在心情激动的时候,无以表达心中情意,而自然想发出点响声来体现自己的心情,这时鼓掌就会不经意的发生,随之而来的更是激烈的掌声。

掌声不断,叫:“好”之声不绝于耳。

黄琬抬手压了压:“那学院就叫豫章《正大光明学院》大家有没有意见?”

众人纷纷回应:“没有。”

黄碗挥舞了一下手:“好,学院就叫豫章《正大光明学院》,进儿你继续。”

我接着拋出第三个问题:“你们看过没有?我们在江夏族学学习的时候有八、九岁小孩,十几岁半大孩子,快十八岁的成年人。

总不能像以前一样全部挤在一个地方学习,不管你会不会?我就这样教下去,你们认为这样好吗?

有一些上过学的他们有基础还好点,这样学得也快,没上过学的,肯定会慢很多。那到时候结业了,有的人学到了东西自然皆大欢喜;而没学到东西的,那不哭爹喊娘,到时候不是败坏我们学院名誉吗?”

众人听后都不由露出了琛思的表情?可作为这个时代人,局限性还是相当大,从小到大他们就是样过来的,一时也没有更好办法?

这时众人也不用黄琬发问了,纷纷询问:“进儿那你说怎么办?”

我也没保留:“办法还是有的,分级办学,以提问的方式考核入学,如:一点没学过的或学过一点的,分一个年级,上过学,有基础的分一个年级,学习多年,还需学习的分一个年级。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