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不能断了子孙后代的路(1/2)
时光回到2014年。李文归说,那一年,他最操心的一件事,就是洮河水污染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享受了改革开放的红利,趁着大好政策的风帆,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出现了,各行各业的污染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也就是说,这些年的发展,是牺牲了青山绿水为代价的。如果这样发展下去,那么美好生活的意义又将在哪里呢?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对赖以生存的家园的重视,作为企业家,更应该走在环保的最前沿,为正在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路上,做出必要的调整和改变。
李文归说,2014年,迹象越来越明显,今后在环保工作上,国家一定将其放在重中之重,其目的只有一个:发展国民经济的前提,决不能牺牲了青山绿水的高昂代价!
必须要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然,子孙后代怎么生存,如何发展?这样下去,深受其害的后人们,将怎样评价这一段悲哀的辉煌历史?
2015年1月1日,我国将出台史上最严环保法,那是25年来的首次大修,届时各企业一定会有新做法,胜利公司也会做出相应调整。
李文归说,随着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增加及淀粉加工能力的扩大,洮河县将面临大量未经处理的淀粉加工废水超标排放和对河流及环境造成污染的严峻形势,必须引起全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
而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处理与综合利用,既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举措。
由于马铃薯淀粉的生产期,绝大部分都集中在9~11月份,气温低,有冰冻。特别是在10~11月,低温都在-5~15℃之间,而生物污水处理工艺无论是厌氧法、好氧法,均需25℃左右的工作温度,否则封锁处理效果。
由于条件的限制,生物污水处理工程即使建成也无法正常运行。因此李文归建议,国家在马铃薯淀粉废水处理工艺的研究立项上,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加大对马铃薯淀粉废水处理切实可行的研究项目,增加投入力度。
2014年,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合作,进行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资源化利用与排污处理研究,完成废水资源化利用小试,从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中提取氨基酸、粗蛋白,使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变废为宝,该技术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待正常投入使用以后,将大大遏制对环境的污染,处理后的污水将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在此基础上,粗蛋白处理技术将更一步成熟和完善。
李文归说,当初预计,此套设施建成后,日处理粗蛋白将高达30多吨,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实现了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赢的目标。
2015年6月,定北地区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综合治理座谈会在定北市召开。
李文归说,那次会议他亲自参加了。会上,分管市长通报了全市淀粉加工企业现状、生产废水治理基本情况和现有治理技术存在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