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记者要采访(1/2)
当晚,张岩收到了定北日报社记者周楠的微信消息,她问他说:胜利公司今年淀粉生产开始了吗?我在朋友圈看到你发的照片了。
张岩:是的,今天第一天下乡收购,过两天社会面也开始大量收购了。
周楠:过两天我下来一趟,这是个好素材,我要好好报道一下。据我了解,今年土豆又丰收了,相信胜利公司淀粉生产一定开门红!
张岩:是啊,今年的确大丰收。不过你不用来,到时候我给你发需要的素材,文章你来写,现在疫情还未结束,你就不要到处乱跑了!
周楠:没事的,我会做好防护的,你放心。
张岩:你咋这么犟?别来了,省得李总还要操心你,眼下正是收获的季节,大家都忙。
周楠:不用你管,我是记者,疫情三年,我哪次不是跟着基层四处跑?没事的!再说,不深入现场,哪能写出最真实的感受?
张岩无奈:随你便,但是丑话说在前头,万一有个头疼发热,可没人管你,我说了,大家都忙,懂?
周楠发了个愤怒的表情:不用你管!
夜晚,同事们都睡了,张岩还趴在桌前,在台灯下奋力写作。他要把白天李文归讲述的故事,详细地记录下来。关于李先生创业的传记,这项艰巨的任务他一定要坚持写到结尾。
深夜,写完故事,他才打开手机看了一眼,原来一个小时前,周楠又发过信息了。
她问他:张哥,我记得上次李总说,你们宿舍楼还有闲置的房子,是不是?
由于长时间没有回消息,周楠后面又发了几条:
在干啥呢?到底有没有啊?
你放心,我不会向你要房子的。这次来胜利公司采访,我想多待一天,把收购土豆的场景,还有生产线的一些情况好好写一写。顶多也就留宿一晚上,我会跟李总说的,不用为难你!
高傲的家伙,你说了不算,过两天我就下来。我说过,我是一名记者,胜利的发展,农民的丰收,在疫情当下,显得格外有纪念意义,我会做好这段历史的记录者。
饭钱我自己掏!住宿我也掏钱,这总可以了吧?
不理算了,晚安!
张岩一看,此刻凌晨一点半。这阵子,周楠一定睡了,为了不打扰她休息,他再没有回复消息,合上手机上床了。
躺下,熄灯,室内一片漆黑。写了这么久,按理说,该是很困了。可闭上眼睛,眼皮跳来跳去,竟然无心睡眠。
他想起了李文归讲过的故事,这一路,这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从一个不起眼的木匠,到一个跑运输的小贩,再到拉着药材一个人去了珠江,后来,在他的努力下,和广州商人谈成了一笔大生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