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四方探查队(2/2)
民间轻工业可以参与的这种行业,都将迎来一次丰盛!
对于燕北而言,不对外发动百万人级别战争,持续发动二三十万人的战争是有好处的。
因为发动百万人战争,是需要停很多工厂的。
很多大燕境内,原本是生产茶杯、茶碗的工厂要停工!
生产衣服裤子的工厂,也要停工,变成全部开始生产子弹、坦克、战车、步枪等。
这就会导致产值少了很多。
产值少了,百姓们为朝廷做工,朝廷开的钱财,肯定不如工厂商人的。
因为那个时刻,燕北不可能花大钱给工人,大钱都要花在武器上!
这就会导致国内经济出问题。
但不停爆发二三十万人级别大战,可催生出大量军需工厂,那是属于轻工业的。
毕竟棉衣棉裤棉鞋、糖果饼干烈酒面包,不算重工业,是百姓们可以参与的。
属于是燕北亲自拿生意给他们做。
燕北拨款资金下来后,用来找百姓们的工厂,买这些军需物资。
这部分钱财,就会流入到市场中,让经济繁荣。
燕北低烈度开战只要不停,经济会越来越好。
封建时代作战所需要的物质生产,占据到了这个时代的百分之七八十以上。
一旦开战,无论是贵族到百姓都不好过。
工业革新后,保持低烈度的战争,可以有效地刺激国内的经济。
尤其是燕北的大燕帝国,主要依靠的是内循环,不依靠外贸。
所以,压根不需要管其他国家怎么看。
民间百姓有钱,百姓不断创造财富,也不断在生产财富。
燕北的前一世,其他国家工业革新的时刻,是诸多大家族积累原始资产的时刻。
那个时刻,时代红利是被大家族们全部赚走了。
所以,那些国家非常依靠海外市场,国内的百姓没钱撑不起这种市场。
大燕帝国不是,大燕帝国工业革新后,真正有钱的是百姓,涌现出来大量的中产。
大燕单独依靠着国内就能撑起几十亿白银市场,税收也占到接近十亿。
像是高句丽和海外各国的销售,才三千万白银!
仅仅是大燕年税收的三十分之一而已。
燕北和霍光,确定了以拖待变后,就等四个方向,哪个方向先把消息传回来。
随后宣布开战,国内轻工业工厂就会迎来一次狂欢!
经济上涨,越来越有钱。
他两人把战争烈度都控制好了!
像是耶律宗要是对外开战,耶律宗打一仗,大桓国内得缓半年才行,就是因为原本大桓国内没钱没工业。
打仗要动用身家老本,前后几年积累的钱财都得用上,甚至还不够,得搜刮百姓。
燕北对外开战,用的都是今年刚刚收的税收,拨出来百分之三十,其他投入生产教育。
时间一晃!
耶律明月来递交了户籍册子,燕军出动开始去接收地盘。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