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2/2)
赵匡胤也显然注意到了。
但是他却装作没看见,继续问道:“为何?”
承风摇了摇头说道:“不是臣不相信兵部和工部的能力,而是正因为臣已经和工部、兵部打了许久的交道之后才确认,像这样工艺简单的军械实在太容易泄露了。”
此言一出,兵部和工部的官员也都沉默了。
人家还真不是挑刺儿!自己那片地儿,实在是透风撒气的厉害,想保密是千难万难的。
“唔,陛下,慕容贤侄此言确实在理!即便是火药配方不泄露,像雷火罐此等威力非凡的武器若是落到有心人的手中,于我大宋和皇室安全极为不利!契丹刺客与长公主遇刺之事,前车犹在啊!”曹彬抚须点头,很赞同承风的观点。
“既如此,老臣倒是有个建议,不知道妥不妥当......”老李昉瞅瞅在场诸人的脸色,咂咂嘴说道。
“哦?李老爱卿且说来。”
赵匡胤眯了眯眼,扫了他一眼淡笑道。
“陛下,老臣以为,我大宋许多精良之装备例如兵器、铠甲等虽属工部名下,然其多用于军中,兵部今年专精火器与火药的研究,虽说是两部衙门,确是在做同一件事……而我工部的职能不仅仅要支持军事所用,还有主管民生的工农业器具和水利建设,难免顾此失彼。大战将启之时,势必会降低对武器装备的革新及改良!”
承风一脸佩服地看着李昉不住点头。
这老头儿不亏也是理工男,说话分析很有条理。
“老臣建议,应该把一部分军事方面的功能从工部剥离出来,并入兵部单独建属。专门为军事机构服务的兵署就该专心做好一件事!这样一来,每一个种类的制式武器都可以经过严格的审核和检验,更注重其实用性和耐用性,并且进行择优改良之后,先交予少数部队进行试用,如果可行再交予兵部大量制作。这样不仅仅可以淘汰一批缺乏实用价值却工艺复杂的器物,还能减少对财政的浪费,做到专款专用。”
李昉巧舌如簧、声情并茂的演说让一干军事利益优先的沙场老汉齐齐点头。
在场的以将军居多,哪个不是军方人员,对于这种有利于军方的事自然是十二万分的赞成。
兵部一众官员也不禁热泪盈眶,就差抱着老头儿唱《朋友》了!
多少年了!兵部多少年没有被官家正眼看过一眼了,从堂堂六部沦落到铁匠头子,想想怎能不心酸?
况且人家不是撂挑子,说得也很有道理。
这样并不是削减工部的职权,只是进行了专业的分化,让工部更能系统化地对国家建设和民生而努力,不需分心兵事。
“唔……诸卿以为如何?”赵匡胤抽抽嘴角,斜着眼睛看着承风问道。
这事儿出得蹊跷啊!前脚自己刚说在兵部专门起一个火器研究院,这边工部就来凑份子,怎么看都想提前计划好的。
其实承风心中也无比诧异,这老头儿跟自己简直就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怎么就那么巧,全想到一块儿去了呢?
“此事大善!”曹彬仅仅用四个字来表达了他的心声。
“如此一来,我军中将士能有更锐利的武器,更结实的铠甲,更先进的火器,何乐而不为?”杨老将军如此说。
高怀德也乐呵呵地笑道:“老夫也觉得甚好。”
“嗯,不错不错!”石守信见诸多将军点头,也附和着说道。
“好吧!”老赵终于拍板:“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工部、兵部各分流一部分技巧熟练、忠诚可信的工匠出来,与火器研究院合并,单独成立为一个部门,大宋军事研究院!由朕亲任院长,慕容承风除右司职,改任为大宋军事研究院副院长,位同五品。此部挂靠在兵部名下,却不在兵部管辖之内。旗下一众官员工匠单独造册,做好保密工作......”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