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收了一群面黄肌瘦的山民当手下,要种田了(1/2)
白小虫看了一眼,不远处那一排矮小的房屋。
那屋子里面,应该还有七八十人躲着没出来。
加上面前的这些,这山寨里面得有上百口子人了。
不种地的话,很难找到充足的食物养活自己吧?
王凤岐回答也没出乎她的预料。
他道:“我们中的老弱妇孺便在山谷里采摘些野果,野菜,再挖些根茎蘑菇笋子,壮年男子便设下陷阱,捕猎些野鸡野鸭矮鹿之流,凑在一起聊以果腹,勉强度日。”
这片山谷的山林到了冬天也不见几片雪,虽然少了些会因为衣不蔽体被冻死的危险,但也让他们存不下肉食。
由于盐巴不多,他们也没有地方去买,只能省着用。所以能打到猎物的时候就尽量吃完,也没办法腌上存起来以后再吃。
打不到猎物的时候就饿着肚子,就吃些果子野菜根茎熬着。
由于手头没有工具,做不出好弓箭来,设下的陷阱也都粗糙的很。就像白小虫猜测的那样,他们本就是些普通的农户而已,没有猎户的本事,哪能次次出去狩猎都有收获?
十天里有一天能打到猎物就不错了!
可是不出去打猎,就肯定没得吃。
于是就只能每天奔波劳累的出门找食物,却又总是吃不饱,几年下来,人都饿的不成样子了。
他们不是没想过换个地方,到远处去找个能安身的地方,兴许可以种地种菜。
可是这山里不仅有他们可以狩猎的猎物,也有可以狩猎他们的猛兽。
不说老虎豹子狼群,就是有毒的蛇虫鼠蚁,也能随随便便的要了他们的命!
而且这片山谷里,是他们在付出了一些代价之后,找到的最合适的落脚点。大家至少在这能找到一些,可以吃到肚子里的东西。
不是所有的果子根茎树叶野菜,都能吃的。
有些吃了会死人!
若是换了地方,找不到这些熟悉的野果,又要再去像神农尝百草似得尝试了。
因此就不敢随便到别处去。
刚开始还好,只要不饿到受不了,就不舍得吃粮食,存下来到了实在不行的时候,再拿出来救命。
有这个救命稻草在,大家心里还有个依仗,这几年大半都活了下来。可是再怎么节省,去年过冬不多的最后一点粮食也吃完了。
比粮食吃完了更让人不安的,是失去了救命稻草的绝望。
幸好,不久之后小阿菟出生了。
她的出生给了大家新的希望,活下去的希望。
可是这个希望,没有奶水的话,就也要破灭了。
“大王,我们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几十户上百人,如今粮食没了,盐也没了,再这么下去,就真要饿死在这山里了。”
王凤岐对着白小虫一揖到地,“还请大王收留下我们,给我们一条生路。”
“你们的盐为什么不能用来腌肉?”白小虫没有说行,也没有说不行,而是问了一个更在意的问题。
难道是这西游的世界里,不能把盐巴用来腌肉吗?
那她以后岂不是没办法吃到美味的咸火腿,还有盐水鸭,腊肉香肠等等了吗?
“大王,这是因为我们的盐不够,而腌肉需要许多的盐,何况,若是腌制的不好,盐和肉就都糟蹋了。”
王凤岐不知道白小虫为什么这么问,但是老实的回答了。
他们没有蠢到,不知道可以将盐都用来腌肉,然后把腌肉当盐吃。
需要用盐的时候,就切几块肉放进去,和放盐其实是一样的。
实际上盐很贵,别说是山民,就是普通百姓也是难以买到。
百姓们平日里,也是舍不得多吃盐的,做饭的时候放一点,有点盐味罢了。
而且这时候的盐都是粗盐,杂质也多,盐味很淡的,不像精盐那么咸。
所以要想咸味够就得多放盐,可是王凤岐他们的盐就那么点,盐放的不够肉就容易坏,没人能保证腌制的肉不会发霉。
何况他们在没进山之前,哪里吃过几次肉?盐和肉都没富裕到能拿来腌制的地步。
除了冬天极冷的时候,有人家试着腌过两次。
就这样心里没准手上没数的,谁敢拿肉和盐冒险?
还不如吃了呢。
白小虫又沉默了,这还真是挺惨的。
她还以为人逃进了山里,有果子野菜还有野兽可吃,能活的很滋润。
没想到会是这样。
果然,没有充足物资的情况下,离群索居不是个好选择。
“我可以给你们一条生路。”白小虫想了想道,“离此不远的大唐国已经安定下来了,我送你们过去,你们回到唐国还当普通百姓,像以前一样,照样种地养活自己吧。”
“大王,我们逃出来,房子田地都没了,回去之后该如何生活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