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天灾人祸(1/2)
李海有没有死?
多年以来,李余年的心底始终存有一丝侥幸。
随着时间推移,这份侥幸变得孱弱不堪,眼看行将就木,慢慢地变成一个默认的事实。
小年夜的一声爹,让这份侥幸死灰复燃,奈何人海茫茫,只得重新变成一份牵挂。
接下去的日子,所有人各司其职。
捕沙,找九州鼎,找传送阵,三件事情交替进行,成了李余年唯一的任务。
与以往不同的是,马背上多了一个宝儿。
短则几日,长则大半月,以如此年纪游历三界,绝不多见,谁叫人家有个天下第一的护道人。
每次回来,滔滔不绝地讲述沿途的经历,令家里的大人们颇为惊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见各方顶级势力的大佬。
这种见识与心胸的飞速成长,不是普通人家能带得起的。不客气地说,宝儿出生就赢在了起跑线上。
加上轮回城与兰陀寺自报的两个传送阵,已经找到了十个传送阵,只剩下两个未知的传送阵。
大遂境内有四个,分别为:南海古城,襄阳郊外,终南山,西北石窟。
南方佛国有两个,分别是南瑄国圣山,兰陀寺山脚。
上界祭坛,仙界龙冢,圣界麒麟宫,轮回城地宫,四方世界各有一个,初代祖师的活动范围之广令人咋舌!
经过白先生的一番奔走,一张庞大的网络连通各界。令人不得不怀疑,初代祖师早在三千年前就已经预见了今日的局面。
九州鼎的进度也颇为坎坷,剩下一个青州鼎,搜罗三界愣是没有找到。
在新世界的北荒秘境原址上,李余年偷摸开采了第二座私人矿山。
相对应的,在这一界的秘境原址上也开出了矿山。
胡大人喜笑颜开,大手一挥五五分账,双方都觉得自己占了便宜。
李余年的“底气”大增,南郊的修士学府很快便建了起来。
还未正式落成,便已经聚集了三界精英,因为任课讲师的报酬是玄气水晶。此举令上界修士直呼不满,守边疆哪有在人间教书来得自在。
不久,学员们就看到了几名飞升境讲师。
学府科目之繁多,学术之庞杂,保证每一个学员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
小九顺理成章地成为最年轻的客座讲师,首批弟子多达七人,高兴得好几夜没睡着觉。
一切进行得有条不紊,唯一缺的,只是时间。
八月中旬。
酷暑迎冰雹,大如拳头的冰块砸翻整片南方大地。
由于刚好降在秋收前,庄稼损失严重,百姓士气低落,民间出现了一些悲观的情绪。
九月。
南方各地收成大减,许多地方几乎颗粒无收。好在地蛋提前丰收,只要保存得当,还不至于挨饿。
也是九月。
由南方视察归来的李余年与宝儿,自京郊的金色麦田旁路过,造就了穿越时空的惊鸿一瞥。
十月。
北方阴雨连绵,月余不止。
南方大旱,河流几近枯竭。
台风,蝗灾,地震,酸雨,沙尘暴......反常的天灾越来越多,全国各地开始出现流民的身影。
朝廷疲于奔命,不是在救灾,就是在救灾的路上。刚刚开创的盛世,只消半年便再次被打回了原形。
仙界的情形也差不多,宗门尚且能过下去,平民的生存变得愈发困难。
灵界与上界没有平民,反而波及最少。
腊月。
南郊修士学院,云霄殿。
女帝坐于主位,李余年立在身侧,三界修士代表汇聚一堂。
李余年踏前一步,行礼道:“诸位前辈,最近半年来的反常天灾大家都见识到了。如今外面的说法不一,但是在座的应该知晓其中缘由。待天帝归来,天灾人祸齐聚,三界恐怕都要遭殃。”
“有话直说,当如何应对?”
“两种方案。要么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要么收缩阵线固守一城。”
“八方支援费时费力,能不能赶到都是未知数,并不可取。李大人说守一城,想必指的是长安城吧?”一名仙界宗门长老问道。
“正是。”
“我等若是都来了这里,自家宗门该如何守护?是否有假公济私的嫌疑?”
“孙长老言重了,若能不在长安城打决战,我等自然求之不得,您说是吧?”轻巧一句,噎得孙长老说不出话来。
若有的选,当然是在别人的地盘上打架最好了,何必引火上身?
“不管诸位来不来,长安都将是主战场。新世界的下场还历历在目,与其被各个击破,不如毕其功于一役!”
“有道理,上界监察司愿调人镇守长安。”紫阳居士说道。
现场一片哗然!
这表态相当炸裂,九大宗门与上界根本不是一个量级。
龙阳道人笑道:“贫道携弟子暂居长安,叨扰了。”
“灵剑宗已入驻长安城,听候差遣!”
“御剑宗已入驻长安城!”
九大宗门也有亲疏,赢千里与楚南淮率先动身,不懂事儿的还在继续观望。
“万妖国愿进驻长安城!”林淙迈入大殿。
“彩霞岛携灵珠国,听候差遣!”龙思君几乎前后脚到。
李余年打趣道:“你俩怎么回事?迟到都同时?”
“要你管!”龙思君看向仪表堂堂的林淙,俏脸微微一红,看来是真的思君了。
北荒女武神与北境胡大人笑而不语,灵界异兽族要看轮回城的脸色,不团结的反而是人族自己。
周宜起身,面向众人说道:“长安城的百姓已南迁,留下的皆是战斗人员,天帝妄想再次统御三界,必然要从朕的尸体上踏过去!”
话音落下。
殿外传来阵阵轰鸣声,转眼便化作铺天盖地的春雷。
“他们回来了!”
众人走出殿外,站在台基上遥望长安城。
一道道庞大的身影划过云霄殿上空。
分散在全国,参与救灾的巨型傀儡按照约定的日子回巢了!
迷幻的场景,遮天的钢铁洪流,令人感觉恍如隔世!
加上两架甲号机,总计一百零八架,每一架都经历过天墉阙的多重检验。
这还不包括城内的二十余架组装机,它们也有同样的工艺水准,拿起工具是技工,拿起武器能参战。
钦天监三千年的积累,在两年的时间内彻底爆发。尤其是智一的加入,使各种想法有了理论支撑,突破变得丝滑了许多。
近百架机甲站在长安城外,威风凛凛。
它们几乎遮住了整个城池,活像一堵堵移动的城墙,这就是大遂不修缮城墙的底气。
其实仗打到这个份上,城池也只是一个信念。
“听说他们的战力相当强悍,测试的对手等同于飞升境?”紫阳居士问道。
李余年连忙摆手笑道:“哈哈,有几架还不错,其余的不至于。”
“怎么?怕我们上界插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