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第 146 章(2/2)
班主怔了一下,刘状元有交代,周小姐过来找他一定帮忙掩护。
可班主不好得罪人,陪着笑道:“这刘公子啊,刚才出去了,说是有故人相约。”
周荷又把这戏楼里里外外打量了一番,疑惑道:“真的?”
班主笑道:“就是借我个脑袋,我也不敢糊弄您不是。”
既然人不在,周荷也就没有留下去的意思了,她把茶杯放下,对年年说道:“算了,我们走吧。”
两个人出了屋,年年惦记家里的小侄子,想着给他买点什么有意思的小玩意。
一来弥补自己把他扔下的愧疚,再者被问起来,她也好有说辞。
正好看见旁边有家卖小孩子用品的铺子,她问周荷去不去?
周荷无所事事,也好奇她要买什么便跟着一起去了。
小孩子的东西都特别可爱,年年看看这个喜欢,看看那个也喜欢,最后买了一大堆东西,什么小宝宝的虎头鞋,小金锁,银项圈,她随身挎的包实在装不下了才作罢。
两个人一起从铺子出来,说来也巧,正好看见出门的刘状元。
周荷先是一喜,拉着年年和刘状元打招呼,然后便以小女儿满是娇羞的姿态低下了头。
“班主骗人,还说刘公子不在,这不是?”
她说完这话,又忍着羞涩抬起了头,做出一副偶遇的表情惊讶道:“刘公子出门吗?我这里有轿子,可以送刘公子一程。”
年年手里还拿着一双红色的小虎头鞋,没有她的手掌一半大。
她以前也给小侄子做过虎头鞋,可她手艺一般,和娘的手艺没法比,做出来的也不怎么好看。
不过小侄子很喜欢穿,特意举着他的小脚丫给全家人看,让大家夸他。
周荷打完招呼之后,心里充满了期待,只要刘公子愿意,她就扔了年年和刘公子约会去了。
可她等了半晌,发现刘公子的目光一直落在年年身上,还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周荷心里莫名的紧张起来,她拉了拉还在欣赏虎头鞋的年年催促道:“打招呼啊,刘公子看你呢。”
年年忽然意识到她面前还站了个人。
按理赵家都是高颜值,从年年的爷爷开始,到她爹赵雪窝,还有两个哥哥,那颜值呈直线上升,一代比一代英俊。
年年的眼光早就被养刁了,可看见眼前这个人,还是被他俊美不凡的样貌惊到了。
不过她并不是一个过分在意颜值的人,不管美的丑的,她只喜欢合她心意的。
心知这人就是大家嘴里的状元郎了。
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刘公子。”
刘公子的目光一直落在年年的脸上,见她表情淡淡的,又注意到她手里拿的虎头鞋,目光忽然凉了几分,他也点了下头,转而对周荷道:“刘某有事,告辞。”
语毕他毫不犹豫的转身离开了。
周荷难免失落,这人也太冷漠了点。
不过前几次他人虽不够热情,但没像今天这么冷,难道是年年得罪了他?
“年年,你们认识?”
年年只觉得刘状元有几分眼熟,可别说天底下样貌相似的人很多,就算真的见过,肯定也是什么时候不经意见过。
她如实回道:“不认识。”
周荷奇怪道:“那就怪了,他怎么一直看着你,好像你们认识一般。”
年年好笑道:“这有什么怪的,你们见过,我们没见过,他就多打量一下呗。”
周荷还是觉得不对:“你说他那么看着你,不会喜欢你吧?”
这话把年年说笑了:“我们又不认识,第一次见面他就喜欢我?那我是沉鱼落雁还是闭月羞花了?”
年年长得确实漂亮,可刘状元又不是那种肤浅的人,怎么可能只看一眼就喜欢上了。
周荷也觉得这么想不对。
“算了,先回家吧,明天我们再来看戏。”
年年没问题,反正家里就她一个单身狗,还不如出来热闹热闹。
就这样两个人约定好了,明天这个时间再来看戏。
不是年年看刘状元眼熟,而是两个人本就认识。
刘状元就是当年被父亲虐打,被年年救了那个少年。
今年和十五参加的同科会试、殿试,一直压十五一头。
最后被皇上点中了状元。
他无意官场,参加科举不过是受了外公之命,如今达成了外公的心愿,本应该立刻离开,可也不知道为什么,仿佛有什么东西牵着他一般,几次下定决心要走,都被什么绊住了。
今天见到年年,他才忽然意识到绊住他的东西是什么。
十几岁时救过他的那个小女孩,他还想再见一眼。
只可惜她已经嫁人了。
不过也不难理解,算起来她今年至少十七八岁了。
这个年纪的姑娘基本都定了人家。
她本身长得漂亮,又是侯府的千金小姐,性格好,人品好,完美到找不出任何缺点,怎么可能这个年纪还没嫁人。
看她手里拿的小虎头鞋,多半是连孩子都有了。
刘状元心里充满了羡慕和嫉妒。
不过最后还是变成了默默地祝福。
他这种人,爹不疼娘不爱的有什么资格肖想那么好的姑娘。
刘状元转了个弯便停住了脚步,直到年年的轿子从他眼里彻底消失。
他手里攥了一个绿色的小如意,和曾经送出去的那个是一对。
现在,他可以彻底放心的离开京城了。
这里本就没有他的一席之地,根本不应该留恋。
距离年年救刘状元已经过去了七八年,那个时候年年才9岁,哪里会把一个只见过两面的人记到现在。
所以她只觉的刘状元眼熟,却没想起他是谁。
回到侯府,年年先给爷爷奶奶请了安,然后拉着小侄子就跑了。
爷爷奶奶年纪大了最关心的就是她的婚事,她再待下去,奶奶就得拉着她的手一边念叨一边哭,到时候爹娘又该教训她了。
不是她太挑剔,这嫁人总得找个有眼缘的吧。
否则一辈子那么长,怎么白头偕老。
第二天年年如约到了戏楼,周荷早就到了,坐在屋里嗑瓜子,看见她远远的摆了摆手,“年年,这边。”
年年笑着走过去,坐在周荷身边,也抓起了一把瓜子。
她今天只在头上挽了个卷,插了一只流苏。
乌黑的长发披在身后,她脸本就小,这么一显,更加清秀婉约。
周荷看着她啧啧两声,道:“你怎么回事,如果我没记错,你比我还大两个月吧,怎么也没定亲?”
提到这事年年就愁:“没有合适的呗,爷爷奶奶天天催,我娘还能帮我顶着,可我爹已经发话了,年前必须定下来。”
周荷理解她的苦衷:“国公爷和老太太年纪大了,就怕看不见孙女出嫁,都能理解。”
年年也能理解,但她愁啊:“你说这要和买大萝卜似地,抱一个就能回家多好。”
周荷被她说笑了:“不过只要你看上眼,随便是谁肯定都会跟你走,就是你眼光太高,那就没办法了。”
两个姑娘在台前坐着说笑,刘状元坐在幕后改剧本,注意到刚下台的青娘在挽头发,下意识的说道:“干嘛那么费劲把头发挽起来,就那么散着不好看吗?”
青娘笑道:“散着头发的都是小姑娘,我都多大人了,再说你不是状元郎吗,读书多,就不知道女子出嫁了要束发的吗?”
“女子出嫁要束发?”刘状元脑海里闪过一个人影,他很确定,昨天见到年年的时候把她全身上下都仔仔细细的打量过,绝对不会落下一丝一发。
她肯定是没束发的。
青娘点头道:“对啊,哪有出嫁了还不束发的。”
刘状元心里莫名的升起一抹喜悦,可这喜悦落不到实处,他心底还是虚的:“就没有例外吗?比如都说女子十五及笄,可女子十五都会及笄吗?”
青娘不知道他为什么问的这么细,把自己懂得都告诉了他:“也不一定,你看男子很多都提前及冠,女子嘛……就要看有没有婆家,有没有成亲了,一般都是出嫁的时候才会办成年礼。”
刘状元明白了。
年年已经过了及笄的年纪,可她并没有束发,应该还没出嫁。
刘状元忽然放下了笔,这么猜测,哪如亲口问明白的好。
不过就算年年还没出嫁,也没定下婚事吗?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