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重生:摆烂后妃只想当太后 > 第66章 故人归

第66章 故人归(1/2)

目录

一晃两年飞逝,汴京正如同往常一样川流不息,好像有些变化,但仔细一看好像又一成不变。汴京一直是才子们春风得意的地方,是商贾们笑声不断的生意场。

宜贵妃之父沈大人在此时升任太医院院使,沈家自此在汴京也能算得上是清流人家。儿宜贵妃所出的皇长子在两岁那年,圣上力排众议将其封为皇太子。

起初群臣频频上书规劝圣上三思,但圣上多年来就这么一个儿子,想册封为继承人好好培养也是人之常情,那些老臣实在编不出什么理由了,此事就这样顺水推舟办成了。

运河前前后后已经修了两年多了,虽还没能将全程通航,但江东一侧的水域是最早开工的,如今有些地方都已经完工了,而江东却还到处修修补补。

江东是冯婕妤的兄长,工部员外郎冯景林负责的,冯婕妤虽治了罪,但从先皇后大行至今一直关押在内狱里,冯家一直惴惴不安。

但他们如今可算是看清皇上的意思了,一切就等着他运河一任负责完工后,冯家连带着冯婕妤就一同等着秋后算账。

因此冯景林便一拖再拖,频频想方设法,看事情还能不能有转机。他或者是整个冯家上下都深知,他的任期一完,冯家对于皇上来说再也没有了利用的价值,那他们整个冯家都算完了。..

太子的册封礼结束不久,元承的诏书就下到了工部。先是斥责了工部尚书对属下管理的疏忽,再斥责了江东地方办事的懈怠。

全文没有一字是在责怪冯景林,但却又字字针对冯景林,因此冯景林也不敢再拖拉下去了,匆匆就把工期赶完回京赴任。

江东河流一侧堤坝的坍塌就在冯景林回京述职的第三天,元承的钦差大臣亲赴现场,调查了小半月,一纸书来直击要害。

原是冯景林为了赶工,粗制滥造,还贪污修河的银两,拿腐败的材料滥竽充数,克扣劳工的工钱,地方保护措施的懈怠致使劳工受伤甚至死亡,却草菅人命,一掌遮天企图掩盖事实。

条条罪证,冯景林无从反驳。

户部再追查下去,冯婕妤的母亲娘家,本是当地的皇上,冯景林赴任后,江东一带的沙石、采矿一律由冯婕妤母亲的娘家陈家负责。

陈家以本金不足,数次向户部支取银两,前后竟有两百万两之多,可两年来陈家是做什么亏什么,朝中大惊,责令他们一个月内将亏空的钱补回来。

两百万两已经抵得上太祖帝建邦立业之初国库一年的收入了,陈家自然是无法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补齐,自此陈家被没收财产充国库,陈家的皇商也一概被褫夺了。

陈家一事了结之后,冯家的事情再连带着冯婕妤巫蛊案的事情一同赐罪,庶人冯氏发还其家,赐白绫三尺,冯家家产尽数没收,且冯家发配西南三千里,五代以内不许为官。

圣上自登基之后还未告祭四方,他便等到太子册封完之后,带着太子的册文亲自东巡,前往泰山祭拜,还带着宜贵妃和荣妃。

周婕妤向来在宫里是没有什么存在感的,元承自然是想不到她去。而慧贵妃如今有管辖后宫之责,不好轻易走动,也只得留在汴京。

行至碣石,天海一色,波涛壮阔,无论是元承还是一路随行的宫人侍卫们,多来自中原,没有见过大海这样的景色。

元承此时才真正意会了孟德的《观沧海》一作,这样的景象是读多少书也想象不来的。

一行人就下榻与碣石地界内的前朝离宫,元承时常在殿内批着汴京来的加急文书,而沈容青便趁机出去采风踏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