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第66章(2/2)
谁让杜家老宜人的底气十足。杜家老宜人的儿子杜大人,那是杜氏一族的顶梁柱。杜家老宜人的女儿是宫里的庄嫔娘娘。杜家老宜人还有一位皇子外孙。
杜家老宜人的手里有太多的牌能打,哪怕不用孝字压儿媳一头。杜太太也得在婆母的跟前,那是利落的跪下磕头。
“你当然不敢,你的胆儿小,我是知道的。”杜家老宜人对于儿媳的为人,她是了解的。除着一些小动作,在大面上儿媳是不敢做什么出格的事情。
“可蓉姐儿就敢做些蠢事。”杜家老宜人一直想不通的,就是孙女怎么就是移了性情,她尽干些蠢哭长辈的错事。
“当初一嫁进郡王府,蓉姐儿没生下嫡子,她就敢伸手谋害怀孕的妾室,此是一大错。”杜家老宜人此时翻孙女的旧帐。
“郡王染上时疫,她膝下无子,不念夫妻恩情,不去棣州府侍疾,此是二大错。”杜家老宜人当初在知晓郡王李隆暻的两个后宅妾室去侍疾,孙女杜雁蓉装聋做哑的,她就知道要坏事。
只是当时木已成舟,杜家老宜人知道消息时,一切都晚了。
杜家老宜人只能沉默下,她还得在家中烧香祈福,她就盼着外孙李隆暻这一位皇子平安归来。毕竟,这一位皇子外孙不光是宫里女儿的依靠,何尝又不是杜氏一族的依靠。
“两大错处,一害在子嗣,一伤在感情。两错并发,宫里的娘娘如何恶了蓉姐儿,我都觉得合乎情理。”杜家老宜人也会将心比心。这等儿媳若搁她头上,她也忍不得。
“娘,蓉姐儿已经知道错了。”
“晚了。”杜家老宜人是凉凉的说了两字。
当然,杜家老宜人在儿媳跟前挑刺,对孙女杜雁蓉是冷嘲热讽的。杜家老宜人的心头也清楚,她不可能真的撒手,就真的什么都不管。
杜家老宜人只是想晾一下儿媳,让儿媳往后的脑袋清醒一下,知道要多规劝一下蓉姐儿这一位郡王妃。
于是这一回,杜太太求到婆母跟前,女儿杜雁蓉的事情是没有得到婆母的答复。
在次日,杜太太小心的又提一回。杜家老宜人神情是缓和些。她待杜太太的态度,也是亲近两分。
杜家老宜人说道:“我只问你一话,我的好儿媳,在你心里究竟是杜宅和伯孝重要,还是蓉姐儿更重要?”
女儿和儿子,这还需要多问吗?
答案在杜太太的心中,她最清楚不过的。
“娘,蓉姐儿当然重要。可儿媳心头也清楚,杜氏一族是蓉姐儿的依靠。”这话一说,杜太太的心思摆在明面的台上。
她又是迟疑一下,赶紧的解释一话,她说道:“还有伯孝是家中的嫡长子。便是伯孝不争气,等过些日子伯孝大婚后,儿媳盼着伯孝媳妇是赶紧的生下嫡孙。儿子不行,孙子就得好好的培养。”
在杜太太的嘴里,大号废了,小号就得赶紧的练上。
杜家老宜人当然也听懂杜太太的话中意思。杜家老宜人没再追究下去。
“蓉姐儿是出嫁女,她的荣耀是夫家给她的。倒是杜氏一族和伯孝这一头,这才是儿媳你的根。”杜家老宜人点明了杜太太含糊过去的话。
“唉。”杜家老宜人又是叹息一回。然后,她让儿媳坐到自己的近前。她的态度越发的和蔼起来,她说道:“儿媳,你得跟蓉姐儿好好的谈一谈。你得让蓉姐儿明白,她是郡王府的嫡妻,她没必要自降身份去为难妾室。”
“蓉姐儿最要紧的是生下嫡子,其次,她没生下嫡子前,若是担忧钱侧妃一人独宠,那就多往郡王府里塞些美妾分宠便是。”
杜家老宜人的话里,妾室是不值得多在意,至少摆台面上时得如此。杜家老宜人说道:“若是哪一个做妾的,真敢落了蓉姐儿这一位嫡妃的体面。宫里的娘娘自会出来主持公道。”
“杜氏一族于娘娘而言,从来只谈情义,不谈利益的好。”杜家老宜人这话说的意有所指。
杜太太当然也听懂杜家老宜人的话中深意。杜太太却是觉得婆母是想当然。
妾生的儿子,就不是宫里娘娘的孙儿吗?这妾室得宠,嫡妻岂能不失宠?
只是杜太太更清楚,一个没甚价值的孙女,当然不如一个皇子外孙更重要。
杜氏一族哪里又是什么只谈情义,不谈利益。这话骗骗小孩子还成,杜太太是不相信半个字眼儿。
“娘说的对,儿媳一定好好的说一说蓉姐儿。”杜太太听懂杜家老宜人的暗示。她只能应下话。毕竟杜家老宜人都说了给郡王爷多添美妾。
这美妾哪来的,当然是得宫里赐下,也得做嫡妻的女儿杜雁蓉去宫里的娘娘跟前求来。
这何尝不是杜家老宜人要孙女杜雁蓉去向宫里的庄嫔低头。
杜太太在心头只能安慰自个儿,小辈犯错向长辈低头,全是应该的事情。
杜家老宜人这一头跟儿媳谈过一番话。然后,杜太太次日走一趟贤郡王府。
郡王妃跟杜太太这一对母女自然是谈一回私房话。里头谈过什么,郡王妃不会对外头讲。
只是在这一场谈话后,杜太太带着心事离开,杜雁蓉是自个儿偷偷的哭过一场。
哭过后,她的眼睛红通通的,也是显得可怜。当然,对着外头人时,杜雁蓉还是抹了脂粉,她是不想把自己最脆弱的一面展露出来。
杜太太做通女儿杜雁蓉的心思。杜家老宜人也得到孙女的一个认错口信。
儿媳也向杜家老宜人保证,孙女杜雁蓉真知道错了,也愿意听长辈的教诲。
然后,杜家老宜人是心满意足,她觉得能给宫里的女儿一个交代。于是杜家老宜人向宫里递了请见的牌子。
杜家老宜人进了一趟宫。
京都的贤郡王府里,女眷钱珍珠就得着一个新消息。宫里传的信儿,庄嫔要见一见儿子儿媳。指名儿还要让新侧妃钱氏和儿子李茂禛一道进宫一趟。
石榴院内。
魏嬷嬷替钱珍珠整理一回衣裳,她是拿出钱珍珠的手饰匣子。
“恭喜侧妃,侧妃得着娘娘的召见。您这身份跟以前大不同。奴婢瞧着侧妃的福气还在后头。”魏嬷嬷替钱珍珠高兴。她说话时,语气儿里也是飘着欢喜之意。
“得娘娘召见,确实是我的福份。”钱珍珠一个妾室,若不是晋封为侧妃,她是没有资格进宫去给庄嫔问安的。
在皇家,无论做什么事情,那都得问一个资格。有些事情没有对待的身份,就是不能露脸儿的。
钱珍珠能进宫,她是新晋封的侧妃。
这一桩事情在贤郡王府的后宅自然引起一番的议论。女眷里,其余的贤郡王妾室们,要说不羡慕那一定是假的。
至少,钱珍珠在当天的请安里,她就是被别人的语气给酸一回。
兰香是明晃晃的表现出来,她就是羡慕嫉妒恨。可她说话的口吻,还是明面上得小小的捧一捧钱珍珠。
便是郡王妃那儿,也是对钱珍珠说一声恭喜。
钱珍珠发现一件事情,她晋升后,她的身边全是恭维的声音。
明明都是悦耳话,说得动听,又是让人心里舒坦。可钱珍珠的心头还是有一丝的担忧。
主要是如今的郡王妃也是开始捧一捧钱珍珠。钱珍珠心里有一份害怕,她怕被人捧杀掉。
穷人乍富,没那一份底蘊加身的话,就很容易攀得高跌得重。
因为飘飘然时,人是警惕心会变弱的。
“妾得上恩,册封为侧妃,此回进宫最怕哪一处做的不好。妾不怕自个儿丢脸,就怕落了贤郡王府的威名。”钱珍珠在郡王妃又一回夸她后,她态度很恭敬。她是说道:“如今妾的心头忐忑着,可不敢担了郡王妃的夸赞。”
“钱妹妹,你太谦虚了。”郡王妃笑着回话,她说道:“你可是母嫔赐给郡王爷的女眷。你在宫里时,就是在咸福宫学的规矩。咸福宫可是母嫔的寝宫,你这规矩都不好,岂不是打了母嫔的脸。”
“我相信,钱妹妹就是自个儿吓唬了自个儿。”郡王妃说话时,她的话语里也是一派亲近神情。
“郡王妃说的对。在咸福宫时,钱侧妃最得上头的夸奖。魏嬷嬷可是娘娘赐下来的老人。”兰香也提一话,她说道:“钱侧妃真有难处,魏嬷嬷还能不给钱侧妃提醒?”
有兰香的提点。钱珍珠又成众人的瞩目焦点。
一场请安,钱珍珠被兰香左右的针对。当然,郡王妃在里头有拱火的意思。
只是钱珍珠也是瞧得明白,如今的郡王妃不再下场。倒是庶妃里,兰香似乎很喜欢当郡王妃打头阵的棋子。
不管钱珍珠心情如何忐忑不安。
等到进宫的那一日,钱珍珠是抱着儿子李茂禛,她是坐上郡王府的马车,然后,贤郡王府的一行人往宫里去。
宫中能乘撵的,除开皇帝外,就得是一宫主位上的娘娘。
进宫请安的贤郡王府诸人,没有上头的恩典,一行人自然是步行。
李茂禛年岁小,钱珍珠这一个当娘的也不好一直抱着孩子。因为她今个儿穿着吉服朝冠。
于是李茂禛是在奶嬷嬷的怀里,他倒也听话,不吵不闹的很乖巧。
咸福宫。
庄嫔得着下头的报信儿,她在知道儿子儿媳,还有钱氏和大孙子一起到咸福宫后。
庄嫔对宫人说道:“赶紧把人请进来。”宫人得到话,福礼后告退。
稍片刻后,李隆暻一行人进得主殿内。
“儿子给母嫔请安,母嫔万福金安。”
“儿媳给母嫔请安,母嫔万福金安。”李隆暻、杜雁蓉自然站前面,这一对夫妻给庄嫔行礼问安。
钱珍珠落后头,她也是行礼问安,她说道:“妾给庄嫔娘娘请安,娘娘万福金安。”
至于年岁小的李茂禛,他还不会说话,他由着奶嬷嬷抱着,也是让奶嬷嬷替他行礼问安。
庄嫔瞧着儿子一大家子人。这会儿人一多,殿内就显得热闹。庄嫔心情好,她摆摆手,笑道:“免礼,快起来。”
李隆暻等人自然是谢过话,一一起身。
“赐坐。”庄嫔自然是赐了坐,便是连钱珍珠也有一个坐位。
这会儿庄嫔是对奶嬷嬷招一招手,她笑道:“先把本宫的大金孙抱过来,让本宫好好的亲香亲香。”
奶嬷嬷得着庄嫔的吩咐,此时自然是抱着李茂禛走上前。然后,李茂禛是被祖母抱在怀里。
“祖母的乖孙,你不在,祖母可想你啊。”庄嫔的眼中,这会子还是大孙儿最讨喜。她一抱住孩子后,就逗一逗大孙子。
李隆暻瞧着母亲和儿子凑一堆,小孩儿笑起来时,他的声音宏亮。这把庄嫔逗得很开心,李隆暻也是陪着母嫔笑一回。
“茂禛是一个好孩子。才几日不见,本宫瞧着他的模样长开,打一眼瞅见,这孩子长得越来越像他父王。”庄嫔伸手,她在孙儿的小脸蛋儿上比划一下。
“来,隆暻你瞧瞧,茂禛的鼻眼,还有这眉毛,瞧瞧多像你。”庄嫔还是跟儿子讲一话道。
“儿像爹嘛。”李隆暻也是高兴的回一话。
钱珍珠在旁边瞧着这一幕,她只是规矩的坐着。她安静的待着,上头不问话,她就不多语。
钱珍珠当一个木头桩子,她不想惹了太多的注意。毕竟,钱珍珠的身份摆这儿,她不是庄嫔的正紧儿媳。
哪怕钱珍珠生下一个儿子,她也不敢翘起小尾巴。钱珍珠还是很清楚的,在庄嫔的眼中,怕是她这一个钱侧妃整个人加起来,都比不得儿子李茂禛的一根小指头重要。
在皇家人眼中,龙子龙孙最重要。这一个道理皇家人从来不隐瞒的。
钱珍珠当一根木头桩子,她是当得默默无闻。
杜雁蓉这一位郡王妃在旁边也是装着岁月静好,她就是忍不住在揣摩姑母庄嫔的心思。
杜雁蓉知晓,祖母已经进宫一趟,也替她在姑母跟前说过好话。
杜雁蓉不敢猜测的是姑母对待她的心底火气,又消下去几分?
“钱氏。”杜雁蓉的心神想着事情时,她听到上头的姑母喊话。当然,姑母喊的不是她,而是坐她
“娘娘,您请吩咐。”钱珍珠赶紧起身,她是对着庄嫔福一礼。
“坐。”庄嫔摆摆手,她说话的语气挺随和。钱珍珠一听庄嫔让坐,她自然谢一话,又是恭敬的落坐。
“本宫的金孙,茂禛这孩子很好,钱氏你有一份功劳。”庄嫔先表扬了钱珍珠。当然,庄嫔的话里话外是把生育之功摆在台面上。
“隆暻媳妇,你是茂禛的嫡母,茂禛长得白白净净的讨人喜爱。你当嫡母的也有一份功劳。”庄嫔又是对杜雁蓉说这一番话。
钱珍珠在听着庄嫔的话后,她的目光是不经意间,还是瞄了一眼郡王妃。
在钱珍珠的眼中,郡王妃的神色没什么异样。
此时,庄嫔一边逗着孙子李茂禛,她一边说道:“今个儿是自家人团聚。本宫高兴,你们这些做小辈的就陪本宫一起用一回膳。”
庄嫔留用饭。李隆暻和杜雁蓉自然是一口应下。钱珍珠还得谢恩呢。
等着真到用膳时。
钱珍珠因为侧妃的身份,她是识趣的立在后头,准备当一回布菜的宫人。
倒是庄嫔摆摆手,她说道:“下头有留膳,钱氏,你就不必侍候布膳,去吧,你先去用饭。”
庄嫔开口发话,钱珍珠也不再矫情。她是谢过话后,在宫女的引路下,钱珍珠去偏殿用饭。
钱珍珠一离开后,庄嫔就是让儿子儿媳陪她用饭。
食不言,寝不语。
一番用膳,待得用罢后。宫人收拾妥当餐桌上的一切。然后,又有宫人送上铜盆玉盏,这会儿自然是漱口一番,再是简单的净面净手。
再等着宫人送上茶水,庄嫔没饮,她只是端在手中把玩。
倒是偏殿里,钱珍珠在用好饭后,她也没有急着回主殿。
钱珍珠是去瞧了一回小憩的儿子李茂禛。她心头想着,主殿没召见的话,她就在偏殿里守着儿子。
在心头,钱珍珠觉得她这一趟进宫,真是进来一个寂寞。
主殿中,可不像钱珍珠以为的一切平淡无奇。
庄嫔是谈起宫里的事情,她说道:“前头因为守孝,隆暻你的婚事往后拖,康郡王的婚事也跟着延后。到如今,就轮着东宫的太子妃着急,东宫的大皇孙今年十四岁,也到相看的年纪。”
太子今年三十有二,他的嫡长子今年十四岁。搁这一个时代里,这得相亲,也得赶紧准备娶新妇进门。
太子妃身为大皇孙的母亲,太子妃自然着急着迎娶儿媳妇。
庄嫔是后宫的嫔妃,东宫里的事情,庄嫔自然也是听了一耳朵。
“宫里接连有喜事,皇家人丁兴旺。父皇知晓这等事情,也必是高兴的很。”李隆暻的嘴里,这当然是喜事。
“是啊,东宫的大皇孙都到迎娶媳妇的年纪。隆暻,你的膝下却是太单薄了些。”庄嫔把话头又是绕回儿子的身上。
“隆暻媳妇,你说说,本宫说的可对?”庄嫔把话头针对上儿媳妇杜雁蓉。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