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壮志写春秋(2/2)
跟着是刘小燕这个小迷妹发出「鼓掌」的表情;
赵雪这个铁杆粉丝则是发了一个「膜拜」的表情。
只有曾燕还是很不甘心地发消息:「本来以为哥你复出,能拿到第一名来个开门红,结果出现一个搅局的,真是人生无常。」
曾强笑着回复:「我当了三年多导演,还不是什么荣誉都没拿过,这又有什么,只要能赚钱就行。」
赵雪这个文艺青年一惊,急忙问道:「强哥,你是准备要走商业片路线了吗?
」
曾强还在打字,刘小燕反而抢先回复了:「强哥的老师李怀安李老爷子就一直希望强哥能突破文艺片的禁锢,做到商业和文艺共存。」
赵雪不看好:「这个难度有点大,至少我们国内,要做到两者兼顾并能成功的导演廖廖无几。」
曾强改掉内容,重新回复:「慢慢尝试呗,我相信自己能办到。」
现在有系统傍身,没有做不到,只有兑换不到。
他想赚钱,商业片确实是首选,但是,他更想完成老师一直以来的心愿。所以,他打算先在文艺片上取得成绩后,再慢慢转型。
当然,对于系统提供的作品,他也不可能生搬硬套。毕竟他在导演这个职业上学习、实习、最后再掌镜,一共经历了13年,有着自己的眼光和触觉。
何况演员不同,擅长的风格不同,一味地模仿,反而不伦不类。
就像这部《父亲之父女篇》,他就做了不少改动。
因为王星河不擅长肢体喜剧,所以要将一些浮夸的表演内敛化,比如主角年青时抓贼的情景、年老时在公交车上和女乘客的男朋友「肉搏」的情景;
然后一些拖沓的情节也做了剔除,将正片时间缩减到了32分钟,比如回家发现女儿的男朋友躲在衣柜里,这跟接下来泳池的情节撞了车;
接着是一些尴尬台词的修改,比如女主带男朋友回家,三人发生象吃猫、猫吃老鼠、老鼠吃象般争吵时的台词;
最后是一些不符合龙国国情的情节替换,比如伟人去世......
这些改动既没有伤到电影的根本,质量比起靠煽情和主题曲堆积起来原作又高了不少。
「等你放学,我再来接你。」婚礼现场,父亲再次失去神智,口水控制不住地从嘴角淌下,却依然不忘对女儿说出那藏在记忆深处的话语。
女儿泪流满面,晶莹的泪珠顺着脸颊,划过下巴,滴落在地。想叫一声「爸爸」,话到嘴边,却成了「呜呜」的哭声。
这最后一幕是一个长镜头,剧情的连贯,王星河出色的演技,加上赵雪泣不成声的感染力,哪怕现场没有《父亲》这首歌作导火线,不少人都哭了出来。
特别是身在其中,扮演婚礼宾客的临时演员,感受最深,所以不需要副导监督提醒,一个个奉献出了他们演艺生涯为数不多,最精彩的配合。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