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清穿之温僖贵妃的咸鱼日常 > 第62章 62

第62章 62(2/2)

目录

“皇上可要种?现在正是时候呢,容易得狠,把它埋进土里,多多洒些水,四五天就能出芽,十来日就有四五寸,割下来掐成一寸长,插在雨后得土地里,长得飞快。

这家伙不用施肥,只要多翻几次多拨草,等到了中秋,就能挖起来,一个个跟碗口一样大,好得很哦。”

老者实在是喜欢这番薯,跟康熙说话时也忘了规矩,说得很是畅快,眉毛眼睛都笑做了一团。

康熙被他感染,心情亦是大好,“好好好,朕也种。这个一亩地能产多少斤?”

“好的时候能有五六千斤,再差也是两三千呢。”

这么多!!!

康熙倒吸一口凉气,差点掉了手里的茶盏。

这样的好东西之前怎么就没推广开呢,怎就局限于那一个小镇了!

实在可惜至极!

“种!朕一定得种,看看这是何方圣物,竟如此高产。”

康熙也不嫌它脏,拿着那番薯不住揉搓,忽然问:“老人家,这个现下可能吃?”

“能吃能吃,洗干净了就能直接吃,皇上要是喜欢吃软和的、甜的,就叫人煮熟了吃。”

康熙跃跃欲试,叫魏珠装了几个,送去御膳房烹煮,老人家怕这宫里的厨子不晓得做法,还要跟着去。

康熙顺便叫他们二人去用膳,留下曹寅说事。

才说了不到一刻钟,那番薯就被呈上来了。

不同于之前脏兮兮的模样,这洗净煮熟后,颜色竟好看了许多,红色的好似云霞,黄色的彷佛桂花。康熙用手拿起一个,十分绵软,吃进嘴里更是入口即化,松软甘甜。

他不住点头,“好东西啊好东西,此物应大大推广。”

“曹寅,此番回京,你带了多少农人进京?”

“一共带了六户人,除去儿童,能种地的青壮年有三十二人,暂时都安置在奴才府上。”

“那就先委屈你两日,你与他们一同歇一天,后日便带着他们搬进丰泽园,开始种这两样庄稼……”

丰泽园就在清华园边上,是康熙正月里才叫人弄出来的,有五六亩计划种水稻的田,如今有了玉蜀黍和番薯,那就再扩。

“带回来的种子能种多少亩?”

“玉蜀黍能种六七亩,番薯可种十亩。”曹寅这还是保守了说的,他怕一些种子不能出芽。

康熙思索片刻,便道:“那玉蜀黍就种六亩,番薯也是八亩。剩下的留给朕,朕在御花园和上书房种一些,方便观察。给朕留几个人,在宫中指导。”

“是,奴才明白了。”

“你跪安吧。”

**

曹寅退下后,康熙看着那两筐子粮食一直笑。

“梁九功,将这番薯挑五斤送到太子处,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那边亦是。”

梁九功带着人麻利分拣。

没过多久,进殿回话,“皇上,奴才已经叫人分送各宫了。”

“还剩多少?”

“还有半框,约莫十来斤,奴才把他们送到御膳房去了,让御厨给皇上钻研几个菜式。”

“不必了,你替朕把它们送到贵妃那去。”

“都送去?”梁九功不舍,这可是最后一点了,要想再尝要不得千里加急要不就得等秋天,还有好几个月呢。

康熙看了他一眼,无奈摇头,“你不懂,这是朕和贵妃之间的情趣。算了,还是朕自个去吧。”

梁九功喉头一噎,他是太监,又不是男人,哪懂男人的心思啊。

这话要是叫旁人听到,定会说他谦虚,全天下找不出比他更懂康熙心思的人了。他若能得爵位,必然叫懂王。

刚迈进永寿宫,康熙就听到一阵阵清脆的笑声。

他才想起,先前派梁九功传话说他不来了,想必舒舒觉罗氏这会儿正在里头。哎,这时候他发现自己似乎不该让她进宫住这么长时间,有些碍事。

有外人在,康熙便叫小太监通报。

听到通报声,里面的人都到殿门口来请安。

“臣妾/臣妇给皇上请安。”

“免礼平身。”

康熙扶起蓁蓁,视线扫过旁人,竟看到宜妃在这,挑了挑眉,“宜妃怎么也在这?”

“臣妾想着贵妃姐姐不能出宫走动,想必枯燥乏闷,特意来跟贵妃姐姐说些宫中的新鲜事。”

“你有心了。时辰不早了,早些回去吧。”

宜妃心有不甘,但康熙神色坚决,也不敢说笑,只得屈膝,“那臣妾告退了。”

走了两步,康熙忽然叫住她,“宜妃。”

“皇上可有什么吩咐?”

宜妃回头那一幕可真漂亮,颇有几分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意味,蓁蓁被她的美震慑到了,心头忽然间生出一股怪异的感觉,想要挣脱康熙的手。

她觉得,康熙叫住宜妃,许是想等下过去留宿。

虽然知晓这合理,但亲眼看到了就是有些不舒服。

康熙将她的手握得更紧了,看了她一眼,眼里多了几分揶揄的笑意。

“梁九功,你捡两个番薯给宜妃。这是朕才得的稀罕物,味道甚美。见者有份,你看到了也是缘分,不妨带些回去尝尝。”

宜妃面上笑意不减,心却凉了半截。

“谢皇上。”

待康熙进殿后,便踩着花盆底气冲冲的离开。

那么大一筐子,就给她两个,这打发叫花子呢?

最难受的是,皇上分明是临时起意给了她两个,这说明什么,说明先前没准备给她呀!

太欺负人了!

她叫住身边的太监,“你去打听一下,看看皇上下午见了什么人,这番薯赏了哪些宫?”

“嗻。”

半个时辰后,太监回来了,一脸喜意,“娘娘,奴才打听清楚了。这番薯是曹寅曹大人带进宫的,说是什么新找到的高产粮食。

这宫里除了太皇太后、太后、太子得了五斤番薯,就您和贵妃得了。连皇贵妃都没呢,可见您在皇上心中…”

宜妃摆手,“好了,我知道了,下去领银子吧。”

少说什么真心不真心的,她才不管呢,她就在乎赏赐和位份,既然皇上对她没心但还有赏赐,那就够了。

皇上能想起赏她两个,那也总比东六宫的人住得远,一个都没捞到的好。

嘻嘻,皇上欺负她,她就欺负别人。

不生气,生气老得快死得早,不划算不划算。

永寿宫这厢,康熙正琢磨用什么理由打发走舒舒觉罗氏,他真是越发懊悔之前留她常住的决定,他脸皮再厚也不好意思当着长辈跟人家女儿卿卿我我。

想了想,他才道,“朕方才经过的时候,似听到小十在哭泣,劳烦福晋去看看,可是出了什么事。”

舒舒觉罗氏守在这儿是怕出现昨日那般的事情,怕年轻人冲动,但这会儿皇帝都这般说了,她也不能没眼色强行留下,当然临走之前给了蓁蓁一个警告的眼神。

蓁蓁慌忙低头错开,但耳朵不可避免的红了。被亲娘暗示那啥,真的很羞耻。

罪魁祸首就是旁边人,遂抓起迎枕往他背上捶了两下。

康熙便由着她闹,待从窗外看见舒舒觉罗氏进了对面的殿,才拉下窗帘,双手挟住身旁人。

“嗯,还想怎么闹?”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