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完成任务(2/2)
“好的,有时间,我会看的。沈老师慢走,我腿脚有些不便,就不远送了。”
接过沈月楼递过来的剧本,林思南迫不及待把他这个“恶客”给直接推送了出去。
目送沈月楼走后,把拿在手里的那部剧本狠狠扔到桌上,林思南心中仍有些气不过。
故事乏味,人物形象单薄,对戏曲一知半解……
自己苦心孤诣写出来的剧本,真就这么一无是处吗?
缓了好一会,平复下心情,林思南忽然回手又把沈月楼的剧本给拿了起来。
哼,说我写的剧本不行,我且来看看你这个京剧演员又能把名伶柳瀚辰的故事改编成什么样子。
《风雪夜归人》。
平心而论,这剧名起得倒是颇为清新雅致,诗意盎然。
只是,不论是风雪夜还是夜归人似乎都与名伶柳瀚辰之死的故事并没有什么任何深切的关联。
柳瀚辰是被枪杀在监牢里,那夜似乎无风也无雪。
翻开剧本,故事发生在深冬一个大雪之夜,地点是燕京某座庄园的后院。
序幕一共列出来五个人物:两个藏身在庄园后院躲避风雪的小乞丐,一个满脸伤痕,形容枯槁的落魄老者,一个吃斋念佛的庄园主人和一个天真烂漫的丫鬟小兰。
看戏的人常要知道每一个戏演的是什么时代,什么地方的故事。
我这个戏,是在什么时代呢?
应该是永无止境的人生中的一个段落。
那时代,也许可以算是刚刚过去了,也许还没有完全过去。
然而,那时发生的故事却也许不免在将来重演。
因为时代纵易,江山纵改,人性却是常常不移的。
看到开头这段引言,林思南思瞬间感觉自己的鸡皮疙瘩都快要冒起来了。
故事是永无止境的人生段落,纵使江山和时代不断变迁,人性却是常常不移。
这种认识太深刻了。
大格局,大气魄,寥寥几笔,写尽了人世沧桑啊。
深深慨叹了一声,林思南忽然对沈老师看不上自己的作品也有了一丝理解。
不说旁的,单就剧本的创作格局而言,与沈老师相比,自己的格局确实有点小了。
自己只着眼于批判时代,而沈老师则更多聚焦在探讨人性。
不论是境界还是立意,都比自己高了不止一筹。
引言看完,开头是一段跳进又跳出的景色描写。
当剧场的灯熄了,大幕彻底拉开的时候。
我们就看到了大雪后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
在一个“富人家”的后花园里,那些昔日春光里葳蕤皎洁过的花树都已枯萎了。
花树之间,隐约露出一座小楼的后墙。
……
佩服!
沈老师的文笔也太细腻了,寥寥几笔,随意一勾勒,就是满满的画面感。
当把画面描摹地足够丰富,再加入一点点声音,就把人物引出场了。
而人物一出场,故事也就随之发生了。